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面对青少年基础道德滑坡、问题行为增多、违法犯罪现象上升的事实,传统的“强迫服从”式学校德育的缺点暴露无遗。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一、“强迫服从”的弊端培养服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这种服从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是个体把外界的道德要求内化了的结果。“强迫服从”则是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把成人的道德观强加给学生,让学生不情愿地“服从”。这种“服从”是不可靠、不真实的。当前的学校德育就是这种“强迫服从”式的教方圆栏…  相似文献   
2.
通过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导致初中生离群的原因有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直接原因,包括自卑、恐怖、猜疑等;第二层次为间接原因,主要有家庭和学校教育问题等。本文以“对一离群生辅导的个案分析”,提出加强心理辅导是使离群生回归群体的有效教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使得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困境。面对青少年基础道德滑坡、问题行为增多、违法犯罪现象上升的事实,传统的“强迫服从”式学校德育的缺点暴露无遗。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一、“强迫服从”的弊端培养服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这种服从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是个体把外界的道德要求内代了的结果。“强迫服从”则是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  相似文献   
4.
学校德育:从『强迫服从』走向『教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使得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困境。面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增多、违法犯罪现象上升的现实,传统的“强迫服从”式学校德育的缺点暴露无遗。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吕修军 《班主任》2004,(8):42-44
在校园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这样的学生: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整天心事重重,很少露出笑脸,集体活动时总像个旁观者.这样的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离群生".笔者调查了6所初中的57名初中班主任,其中有46人认为自己的班级存在离群的学生.离群现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被动型离群.有些学生因喜怒无常、好吹牛、小气、攻击性强、对同学不友好等特点遭到同学排斥,因而游离于群体之外.另一类是主动型离群.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差、成就感低、外表没有吸引力、自卑感强等原因而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从而游离于群体之外.本文所研究的是主动型离群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