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鱼喻两性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文化现象,《诗经》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在《诗经》中,鱼除了隐喻两性外,还有其他含义:象征丰收,代表精美食物,比喻人事。《豳风.九罭》之"鳟鲂"二鱼不是隐喻两性,而是象征高贵的;《九罭》是一首留客诗,而不是反映贵族玩弄女性的诗。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经·芣苢》的内涵,闻一多先生的阐释最为精彩,也最令人信服,而他却忽略了该诗最后一句"薄言襭之"的内蕴。"薄言襭之"不是一次简单的劳动操作,而是一种巫术行为,也就是说,在诗中,采芣苢之目的不是为了服用,而是把它揣在怀里,希望它能发生巫术效能,助女人受孕。  相似文献   
3.
吕华亮 《学语文》2004,(1):7-47
~~从古代修禊风俗看《侍坐章》“浴”、“风”的含义@吕华亮$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生趣盎然的对话镜头——《诗经》对话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作为赋的一种重要且特殊的形式,在《诗经》中被广泛地运用着。在再现生活场景、突出人物形象、抒发感情等方面,对话都有着特殊的作用。《诗经》中的对话体源于民间歌谣,并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名物描写是《诗经》的一大特色。这些名物多样的外部风貌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客观上形成了《诗经》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含蓄美便是其中一种。从名物的视角看,《诗经》含蓄美可分为两类:隐意型和隐情型。前者属于那个时代普遍使用的语言技巧,后者则属于艺术领域的审美特征。《诗经》两类含蓄美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元典意义。  相似文献   
6.
"副""髦"是《诗经》中提及的两种假发。"副"是周代贵妇人参加祭祀时所戴的盛饰,与"髢"不同,其形状"高而直竖",这可得证于《诗经》中有关诗句及后代的人物画像。"髦"是周代男子所戴的假发髻,今人多认为它是未成年人所梳的发型,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战争是周人的头等大事,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周人在战争之前要举行一系列典礼仪式。有关周代战前礼仪的材料很多,通过对有关文献的爬梳,可以考索出周代战前礼仪的种类、特点、功用及其变化,有利于复原周代战前礼仪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8.
周乐具有知政明礼与和融上下的功能和特点。凭着深厚的乐理知识和对周代礼乐明的仰慕,孔子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继承了周乐的精髓,而且在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了周乐的发展:寓仁于乐;提出美善评乐标准;加速诗乐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清末思想界掀起了中体西用风潮,张焕纶积极在教育领域展开了实践探索,在多方支持下建立了我国清代最早的私立小学正蒙书院,并且将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相融合,从各个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对近代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