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的故事     
傍晚,太阳爸爸喝醉了,忘记回家的路,骨碌碌滚下西边的山谷。月亮妈妈急坏了,带着小星星们到处寻找。  相似文献   
2.
手机报是纸质媒体嫁接手机载体的新媒介,手机报的出现为传统报刊开辟了新的内容传播渠道。由于手机报传播具有大众化特点,特别适合行业新闻的传播需要,故结合某传统期刊出版行业手机报的实践,介绍了目前手机报出版的工作过程、运营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手机报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是将生物学理论引入期刊创新范畴而形成的一种有机开放、动态多层次的理论结构.本文以综述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阐明了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的理论渊源.并以生态隐喻、模型构建的方法,分析了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的内涵界定、要素构成、健康度评价,指出加快构建具有良好健康度的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需合理发挥"创新要素"的"竞合共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春风里,荡秋千”。多少年来,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健身运动。 荡秋千,自古有之。古人荡秋千的历史,有文字记载至少已有二千五百年了。据说,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公元前六八五年至公元前六四三年在位)伐山戎把秋千带回了中原地区。至于那时的山戎,他们荡秋千的历史当然会更久一些。现在还有人推测,秋千起源于原始人攀着树藤飞谷越崖采集野果。这种推测是  相似文献   
5.
马金莲早期小说多以家乡宁夏西海固为背景,书写时代变化中西海固的人与事,并以细腻温柔的风格和孩童视角淡化小说的悲剧性。以马金莲早期小说为研究对象,探析小说中展现的地域文化:西海固贫瘠的地理环境使人们形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民族性的融入使西海固形成了鲜明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地域精神。从地域文化视野出发,有利于研究者理解马金莲笔下的西海固文学世界以及作者对西海固浓浓的眷恋之情。马金莲以女性独有的温婉缜密展现了西海固既柔软又坚硬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爬竿有益     
爬竿是一项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有的学校在校园里的大树下,常常竖上一些竹竿,一般手腕粗细,下端埋在地上,上端用铁丝牢牢扎在大树枝上,这就是作爬竿运动的“竿”。有的学校因校园里没有大树可以用来扎竹竿,往往作一大木架,并排竖上数根粗细相当的长毛竹,上端则扎在大木架的横梁上。这些竹竿,一般就竖在教室近旁,下课铃响过,学生涌出教室后,不少人常常立即上竿,比赛看谁爬得快,爬得高。这时,爬竿者固然有趣,旁观者也呐喊助威,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由于长期伴随管理班级的高职学生成长,因此在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是考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环节,同样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备课依赖教参""人人都可以教语文""语文课听不听都不影响成绩"等现象,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即语文教师缺乏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对此,王先霈、孙绍振等学者将"文本细读"这一文学批评方法置于语文课程语境下,将其作为一种文本分析方法,辅助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与人教版教材的助读系统相比较,部编本的插图画质清晰,色彩丰富,编排方式合理;单元导语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学习要求清晰明确。在注释部分增加了旁批和阅读提示,脚注的排版井然有序;习题的设置具有层次性,并鼓励课外阅读;资料的补充丰富且具有系统性。一线教师要重视部编本教材的助读系统,在教学时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利用提示语明确重难点,鼓励学生利用注释自主学习,在讲解课文时利用习题串联文本内容,并利用补充的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决无砟轨道板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变形开裂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复合氧化物,并制备一系列热反射涂层试样,旨在通过宏观和微观试验,以及数值仿真探究影响涂层降温效果的环境温度,得到一种能够有效减小无砟轨道板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的热反射涂层,以提高轨道板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创新点:1.制备一种具有紫外屏蔽性的无机复合氧化颗粒;2.设计一系列复合氧化物热反射涂层;3.研制室内太阳光模拟试验系统;4.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涂层降温效果。方法:1.制备一系列热反射涂层;2.微观层面,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对本文所制备材料进行成分和光学特性分析,论证Ce/Si/Ti氧化物作为轨道板热反射涂层功能填料的可行性;3.宏观层面,通过搭建室内太阳光模拟测试装置,分别对有涂层和没有涂层的混凝土试件表面和内部温度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本文所制备涂层的宏观隔热效果;4.通过数值仿真对轨道板结构传热变形三维模型研究轨道板隔热反射涂层的工程应用效果。结论:1.热反射涂层能够使轨道板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差降低11.54~21.31°C,当Ce/Si/Ti氧化物掺入量为40%~50%时,涂层降温效果较优异,能够使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