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陶行知非常重视人的先天秉陛,强调天赋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先天秉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育的作用是相对的。“天才是做学问的根据。有几分天才做几分学问。大概天才有十分之八九的势力,教育的势力只占十分之一二。教育万能之说是教育界自欺欺人。”这里的天才,指的就是人的先天禀赋。  相似文献   
2.
多少年过去了,至今仍忘不了童年时候我挨母亲竹鞭的事。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小片桂花林。开花时节,桂花缀满枝头,蜂飞蝶舞,真诱人啊!平日里,管花老头看得很紧,不准小孩爬树折花。有一天中午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打"游击战",不知不觉跑到了这几棵桂花树下,望着树上朵朵艳丽的桂花,闻着浓浓的花香,一个个都停了下来,这香味实在是太诱人了,终于有人经不起诱惑,像猴子一样嗖  相似文献   
3.
《核舟记》中说:“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么多的东西,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文字都是在径寸之木上完成的,王叔远的雕刻技术实在是太高明了。这一点即使我们不说,孩子也一定会发现,可是仅仅于此吗?那是不是单单用一个“奇”字就可概括了呢?私下觉得,核舟雕刻内容之多、技巧之高仍然是非常表层的东西,带领孩子去赏析核舟表现出来的艺术之美,进而带着孩子去初步感受我们古代民间的微雕艺术,才是本文的重中之重——或者也是魏学咿写作此文的目的吧。核舟记,不仅仅是记核舟,更是借核舟来记微雕艺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