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近年来欧关随笔理论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加以述评。本文认为,中国百年来的“现代散文”如何定义自己,能否代表文学的“现代本质”,是文类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及其意义所在。借鉴西方文类研究理论,将有助于中国现当代散文(随笔)理论研究走向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讨论 语派自由思想者对个人主义的执着及未能摆脱的精神困境;其坚持与兔褡存的行为与思维模式在表明现代士子在忧生伤世的强大传统罩下和一往无前的现代性时间意识的深刻控制下,个人主体的难以为继和虚幻性。  相似文献   
3.
苏雪林与散文名刊《语丝》、《现代评论》的关系,深刻影响了她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和散文批评观的形成。苏雪林对二三十年代散文作家、散文流派的批评,在理性和史识中不乏美学的敏感和尖锐,更偏重对文体与风格的考察。苏雪林对“文学批评”作为散文体式之一的认知和对文学性“自传”的提倡,则有着五四后中国学术发展和自叙传文学兴盛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热"的文化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0年代初中期小品文期刊的繁荣以及林语堂所鼓动起幽默闲适小品文的热潮,是30年代上海文化工业起步和兴盛的结果。围绕小品文热而产生的种种争论辩驳,则凸显出现代作家对商业化文化机制或顺从或警觉或抵抗的心理。借助文化学的视角将有助于我们对30年代小品文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过程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变奏——从散文创作看萧红的心态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提起那批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女作家,总令人扼腕叹息。石评梅、庐隐、萧红、罗淑,没有一个不是历经了生活的坎坷,苦苦挣扎奋斗过,终于撑起了一方自己的天空时,却让死神过早地带走了她们无量的前程。就萧红而言,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只有短短10年,却贡献了《生死场》、《商市街》、《呼兰河传》等一批动人的作品;在人生之旅上她仅走了31个春秋,最终怀抱寂寞和不甘离开了人间。我们该怎样感叹这不可续的才情和生命呢! 身为女性,萧红有过最不幸的遭际:花开的年龄便流浪无着,物质生活曾极度贫乏,情感世界又几度失落,这些灾难直接从生理上造成了她体弱多病,在人生最美好的20年华中时受病魔侵扰,直至最后早夭;从心理上则形成了她内向沉郁的性格,敏感纤细的气质和自强自尊的生活勇气。因而,尽管人们对萧红艺术上的成就交口称赞,但她坎坷多变的生活经历却似乎更能引发人们的兴趣,人们渴望了解她在生活磨难前的态度,探究她一次次抉择的心态依据。而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研读作品,尤其是散文作品。一般说来,作家的身世之感、性格气质,或多或少、或隐或现都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尤其像萧红这样一个才情胜过学识、感情富于理智的作家:无论写小说还是写散文,她使用的都是同一种文笔,一种非她莫属的  相似文献   
6.
余光中对五四散文传统的批判以及在散文中的创新,体现了一个现代主义者对独创性和个人性的追求。其文化乡愁主题与都市题材,以当代人的生存体验和对工业文明的迎拒告别五四散文的田园情调。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关系上则昭示了作者对大散文概念的通达认识。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综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试图从女性散文总体运思方式的变化、女性视角的审美观照及对散文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等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变革与新创、成就与危机,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女性散文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8.
试论鲁迅的杂文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杂文观,是一个丰富、完整,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体系。本文试从鲁迅对条文文体的确认,对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提倡和实践,以及对杂文创作规律和美学原则的发现和总结等三个部分,探讨鲁迅杂文理论的丰厚内涵以及对中国现代杂文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论语派作家主体心境的改变,使其散文内容呈现两种倾向:其一,以旁观者的隐逸与超脱达到对人情物理的体味与观照。第二,以适世者的世俗情怀,探取日常的人生经验。前者接续了传统文化中的隐士与名士趣味,后者散发浓厚的现代都市感兴。论语人的适世情怀,终其极是面对人的内心困境所寻找的规避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家对自我人格力量的深度抉发。  相似文献   
10.
最近二十年的香港本土学者和作家的散文,在"怀旧"主题下,潜藏着香港文学新一轮本土性脉动。论文通过香港文学史的追踪、日常都市景观的书写与记忆、边缘与中心的拆解等三个方面,展现不同世代的香港作家学者面对文学终结、经验匮乏、边缘化而产生的重写文学史的要求,以及对香港文学走向与内地"同质化"的警觉与焦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