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教育制度的主体和基础组成部分,学制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框架和基石。以学制结构样态的演变为基本依据,可将国外学制的发展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16世纪到19世纪末为双轨型学制的“一家独大”,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为双轨型、单轨型、分支型学制“鼎足而立”时期,21世纪至今则呈现出特色化学制“百花齐放”的特征。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国外学制沉淀和表征出一些共有特质:在平等性公平的基础之上寻求差异性公平的学制愿景,兼顾统一和开放性的学制结构,关注学段之间的连续与衔接的学制实施方式。随着时代的推进,国外学制发展亦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政府结合本国国情,差异化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构建全纳化学制发展图景;以普职融通促教育公平,探索一体化学制发展方案;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终身化学制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2.
迈入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已然成为这一时代教学范式的应然变革,其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规避教师随意化的指导与评价,推动教学范式的科学化转向。然而,囿于大数据运用的双刃剑特性,精准教学亦面临着空前非凡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教学伦理性的偏失、个性化教学的悖逆、学生潜能性的遮蔽与教师权威性的失落。消解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的困境,要强化数据收集的伦理取向,彰显精准教学的“精”与“准”,复归学习者的个性与整全性,提升教师的数据智慧,从而推动精准教学的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学生道德量化评价不仅与新时代的教育追求与评价理念存有抵牾,在反映学生道德样貌的整体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激发学生道德发展方面也易陷入低效的泥潭。而道德评价的质性取向在理念、信度和效能方面表现出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未来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据此,应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多元主体合作的评价路径为逻辑中介、以“道德人”的培养为逻辑终点,以此推进道德评价质性取向的良好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日本基础教育学制变革缘起于明治维新时期,成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六三三”学制体系的大前提之下,日本基于本国的特殊国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制的优化与发展:为推进小初衔接,解决“初一鸿沟”等问题,日本实施了小中一贯制,并尝试在小中一贯校探索多元化的学段划分方式;为助力教育的自由化发展,日本于部分地区施行了灵活多样的中小学择校制度;为配合天才教育政策的落地,日本亦着手实施了超级理科高中项目和高中提前毕业机制。通过一系列举措,日本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学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PRT)是一种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具有循证实践支持的自闭症儿童干预方法。有关PRT干预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多使用小样本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进行实验,PRT干预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指标显著改善,大脑连通性改变,同时其前额叶皮层(尤其是左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梭状回、后颞上沟等脑区对生物运动的激活增加。未来的研究应当增加使用ERP、fMRI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探寻PRT有效性的生理标记物,以准确预测PRT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推动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向着精准医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身体作为教学的基础、途径与载体,是教学的关键元素与重要关涉,对于教学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但智能时代教学的虚拟化、工具化与片面化导致其自身呈现“离身之态”,离身的教学背离了学生身体的本性,拒斥与禁锢着学生的身体,同时遮蔽着身体的追求。因而,实现教学的身体转向是智能时代教学的必由之路。应将身体本性作为其自身的基本前提,关注与“解放”身体感官,指引学生追溯灵魂世界与生命意义,最终实现教学由“离身”至“具身”的跃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