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对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论文从题目及其分配方式设置、时间安排、设计综合考虑意识、设计创新性、成绩判定、教师指导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改革。改革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独立分析能力及理论运用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弹性力学是众多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其知识体系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等特点。大量的理论推导以及数学计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造成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主要矛盾。针对弹性力学这门课程,该文归纳了弹性力学课程的特点,分析了弹性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教学问题时应着重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矿概论》是一门针对非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过该课程让学生们学习和认识到采矿工程中的相关专业知识和问题。但由于学生们欠缺与采矿工程相关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学习本门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理解困难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文章作者提出将三维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应用于本门课程的授课中,利用FLAC3D强大的建模能力,构建关于采矿工程问题的三维模型并在课堂上演示,以帮助学生们理解采矿工程的相关知识。在本论文中,作者以三个案例为基础,讲解了FLAC3D在课堂授课中的演示过程。  相似文献   
4.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目前高校难以完全实现对采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信息化虚拟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文章首先针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后阐述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虚实结合”新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最后结合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详细探讨了“虚实结合”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呼吁各高校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