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允高 《语文天地》2011,(13):35-36
最明确记载斗草游戏的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蹋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浴兰节,就是端午节;蹋百草,也称"踏百草",旧时一种禳灾习俗。传说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热。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表意得当,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因此,判断语言表意是否准确,对不当者进行修改,是语文检测必考内容。表意不当的句子形式多样,含有“避免”“是否”“不”“无”“怎能”“断定……大概”“是”等词语的语句更是易出现这种错误。如果对含有这些词语的语句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把握修改方法,应试可事半功倍。1、“避免”句病例,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  相似文献   
3.
课文标题《卧看牵牛织女星》取自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的名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本文是作者叶至善为向青少年介绍天文知识而写作的。青少年这一特定的阅读群体,决定了它必须以浅显的青少年所能接受的天文知识为主要内容。必须抛开种种天文学术语,追求深入浅出、亲切自然的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汉族人民的一种书面语言。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语言的发展变化,现在学习文言课文,面对之乎者也,难免有畏惧感。如何在学习中逐渐消除这种畏惧,让学习变得亲切、有趣?我以为,留心生活学文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留心生活学文言,就是运用好在生活和现代汉语阅读中的知识积累,帮助文言文学习。  相似文献   
5.
6.
传统美德教育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以载道”的创作规律与“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原则,决定了语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传练美德的渗透教育,首先应弄清楚教材中蕴含着怎样的美德教育因素。经分析与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结合语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仁、忠、义、勇、信、俭、礼、勤这八个方面。现仅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逐一列举如下:1.仁爱孝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以下引文不注者均引自《论语》)仁,是中国道德之根本,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各种道德学说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世俗生活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仁,以爱人为核心。中国伦理以家族为本位,亲亲之孝悌也便是仁之核心:  相似文献   
7.
《两小儿辩日》之“汤”“及其日中如探汤”。“汤”在句中是热水的意思,辨别“汤”的古今不同含义,是教学重难点之一。我从这个故事开始教学:一北方人到福州旅游,在饭店点了饭菜吃完,客人道:“来一点汤!”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为检测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言的能力”,中考言阅读已由以前的以课本为本,变为课内外结合,侧重课外,并有以考课外为主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教好课本的同时.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正成为言教学的“时尚”。在教学实际操作中.笔发现,课外阅读常常被简化为简单的加法:一味盲目加大言材料的阅读量,搞题海战术,结果是事倍功半。学生囫囵吞枣,不仅增加了学习负担.而且对言产生阅读畏难情绪,使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不能够顺利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寻常景、平常物中感悟人生,是散文《拔稗子》与这些千古名句的共同处。《拔稗子》托物言志,借“稗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于一般说明文,科学小品更注意说明的生动有趣。丁时祺在《回声》一文中就善于通过多种手法,使行文妙趣横生。顺手牵羊“回声”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文章的说明对象。什么是“回声”?为了避免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阐述而带来的抽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