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几年高考,综试卷历史试题的一个突出变化是试题中出现丰富的图片,这既体现了史学的博大,又使得试卷图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活泼。高考题中出现的图片多数都以教材内容作依托,有的甚至就直接选自于教科书。这一变化也给我们平时的历史学习和复习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
数据图表大量出现于历史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问答题之中,在选择题中也很常见。这告诉我们,加强对数据图表材料类选择题的解答指导与训练很有必要。下面笔者就选取三道此类题目加以分析,并从中探讨解题思路方法,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本试卷分为第T卷(选择题)1一6和第皿卷(非选择题)7一14页两部分.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问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千净  相似文献   
4.
练习是掌握知识、提高学科能力的必经之路。高考复习的后期阶段,各个学校都要让学生做不少的练习。如何使练习发挥最高的效率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笔认为,在高考复习能力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九个字:  相似文献   
5.
2005年高考综全国Ⅰ卷的12道历史选择题中,出错率最高的是13题和18题,这是笔直接调查本地的近百名考生,并与使用该套试卷的外省市的中学教师沟通信息后得出的结论.这两题的错选,暴露出部分考生在历史学习和高考复习中的一些“不约而同”的错误做法和考场上的“不约而同”的错误思维,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下面看两组以历史为主的史政、史地跨学科选择题。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离不开做题,而做题总会不可避免地出错。易错的题目往往出现在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刻或学科能力欠缺的地方,因而老师让学生及时纠错和建立“错题档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高三文科学生还应该有意地把一些易错题目予以归类分析,寻找其出现错误的根源,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最大限度地避免在高考中重蹈覆辙。【例1】春秋战国时期频繁战争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瓦解B.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瓦解C.民族融合加强D.各诸侯国掠夺财富【例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无产阶…  相似文献   
8.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中的第37题,看似是一道很传统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可它在传统的形式下,却有着明显的新意,突出体现出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文明史范式”的主要观点为试题价值取向的高考命题新趋势。让我们来看这道试题:37.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  相似文献   
9.
吴士雄 《历史学习》2006,(11):41-42
随着高考的改革,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也反映、渗透到高考试卷之中,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就涌现出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研究性学习试题,下举三例,与共赏析。例1.(2006年高考广东大综合卷第6题)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图),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  相似文献   
10.
(1)“相地而衰征”:春秋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是承认土地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