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对资助体系的认知情况、对贫困生的认知现状,基于调查结果探究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指出广西高校资助体系框架下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桂林世界旅游城是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试点,以桂林临桂为点,发展成"一点三星三区"的基本布局,形成与桂林老城相互呼应的国际旅游名城。通过梳理桂林临桂的文化脉络,以城市意象的各要素为依据,对桂林世界旅游城的城市文化意象的塑造,提出打造桂林旅游城旅游文化、道路文化、边界文化、节点文化、地标文化等特色文化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连地带。侗族是一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作为世界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侗族的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其民间文化事象都蕴含稻作文化内涵。从侗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的稻作生产、民间宗教信仰、稻作审美精神和民间舞蹈的时空意识,可以破解侗族稻作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4.
旅游关学是旅游管理的专业拓展课与人文素质课,在导游课程体系设置中,可将其划归导游素质类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旅游美学存在理论性强、内容枯燥、课堂组织缺乏互动、无法体现导游工作过程的不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解决,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对旅游美学CAI多媒体课件体现的建构主义教育理念、CAI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旅游美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旅游服务品质和信誉,重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导游是旅游服务的窗口,代表国际旅游胜地的形象,导游人才的培养是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内在要求。本文紧扣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对导游人才的需求,从导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复合型导游的课程群构建、教学与学习方法的创新、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对资助体系的认知情况、对贫困生的认知现状,基于调查结果探究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指出广西高校资助体系框架下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完善旅游专业教学计划,力图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培养出既具有旅游基础知识与理论,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和实际经验的旅游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笔者通过调查访问一些高等院校,比较了一些院校旅游专业的设置,研究探讨目前旅游业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主要从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旅游专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就业问题等方面来进行讨论,此为旅游专业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陪团导游场景教学模式的优劣势与发展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旅游专业的实训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陪团导游场景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完善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陪团导游实训让学生在从事导游工作之前能领会团队导游服务的程序、服务的要领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面对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龙胜位于广西桂林西北部,世代居住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与侗族。他们因为地域和族源关系在文化上有着较多的相似,都以山区稻作文化为根基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本文主要是综述该地区壮族和侗族的民俗文化的生长环境和山区稻作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