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曹杨二中校庆四十五周年之际,偶尔回母校看看老师,正巧遇见往昔同窗学友,北京四通集团投资公司经理张鹏也在。一阵问候后,我才知道,他是被曹杨二中王志刚校长请来给学生上课的。趋此机会,我在班主任於聚生老师的陪同下,也听了一堂课。这是高一年级的选修课,上课内容是谈谈现代化的企业要求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2.
读了文汇报上的中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报道,很为他们的大胆、创新的实践精神所感动。同时,在我的脑子里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学教材的改革,学生学得活了,对教师的要求是高了呢?还是低了?教学教材改革,是从一个板块必修课的模式向三个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结构转变。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好象学生可以“自由”了,教师也可以轻松些了。其实不然,尽管生硬死板的条条框框少了,学生抄抄背背的负担轻了,带来的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大了,接触的类目多了,学得更活,思维更活跃,冷不丁提出些问题,让你老师作答。老师偶尔一时回答不上,这也是不足为怪的。问题是,老是回答不了,那就不好了。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既能在自己教的学科中刻苦钻研。还要对其他学科有所了解。这就叫一专多能。人们常说“三只猫”,我说,在一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类教学理论是皮连生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本文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对技能性知识教学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第三讲 宽恕     
孔子的一位学生,有一次问他的另一位学生,老师学问之道的精粹在哪里?那位学生想了一想,说:“夫子(先生)之道,忠恕而已。”意思是说,先生的学问,可以用“忠”和“恕”二字来概括。这是完全正确的。孔子在个人对国家关系上,强调了一个忠字,要求人们对国家忠心耿耿,而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力主宽恕,在不涉及重大问题的前提下,尽量能谅解别人,以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协调相处,孔子的那一套,被称为“恕道”。其实,不只孔子,也不只孔子所代表的那一个儒家学派,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也是奉行宽恕之道的。中华  相似文献   
5.
市三女中的外语教学,名闻迩遐。早就想去看看,听听,苦无时日。这次,下了决心了,一定要去作一采访。就是走马观花也好。找到了陈校长。我说,我想听听课。陈校长笑笑,十分大方又十分坦然地说:“可以,听吧!”我迟疑了一下。“是不是要打个招呼?”陈校长还是那样坦然,而且斩钉截铁:“我们这里对准都不用打招呼,爱听谁就听谁,爱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这是我全部采访活动中闻所未闻的。我随意地听了两堂课,好!十分的好!我又去接触外语组的教研组长陈涤,她说得更明确:“我们的外语课可以向全区开放,向全市开放,向全  相似文献   
6.
随便翻翻,翻到了一则关于毛泽东少年时代学习的故事。意思说,那时的毛泽东在读师范,成绩嘛,当然是好的,但不平衡。语文,优异;历史,出色;就是数学不行,总是在及格的那个份上。教数学的一位老师,颇有见地,不批评,也不说什么,鼓励他学好语文和历史,至于数学,六十分就让它六十分吧!有些老师认为他「偏袒」了毛泽东,这位老师却振振有词:「我不是偏袒毛泽东这个人,而是偏袒毛泽东的特长。语出惊人,人们被镇住了,全都点头称是。  相似文献   
7.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贵池区要因地制宜,利用本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整体规划,政策引导,并与农业科技相结合,走特色农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读了本刊上期《面向21世纪的树人工程》专题报道中一则分苹果的故事,颇受启发。一位刚从外校调入的教师,到延安中学报到的第一天,正碰上学校给教职员工发苹果。教师们一个个从教务处捧回一箱箱苹果回到办公室,这位新“加盟”延安的教师只是帮着教师抬一抬,搬一搬,自己却不去拿。有人对他说,去问问,说不定有你的份,他觉得很奇怪,我报到才第一天,会有我的份?不可能,不可能。可是,他拗不过教师们的好心相劝,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教务处。谁知,教务处的同志一见他,就责怪道:“就剩下你一人了,怎么不早点来拿?”“啊,是给我的?不好意思。”他脸红了。教务处的同志说:“你还没上班,校长已将你的大  相似文献   
9.
“领导”这个词儿。大概是后起的,因此,它不为《词源》所录。相对而言,“领袖”一词就要古得多。早在《晋书·魏舒传》中就有这样的话:“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在《晋书》中还有“后进领袖有裴秀”的说法。先进领袖后进,这样“领袖”这个词儿就用开了。屈指一算,也用了一千五、六百年了,其词义至今也没大变。而“领导”的含义就丰富得多了,它的后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10.
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节”是指节约”,“俭”是指俭朴,节约是对劳动成果一种正确的态度,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俭朴是对生活的一种正确的态度,崇尚简洁朴素的生活方式,不奢侈,不浮华。节俭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管仲破厚葬,汉文帝下节俭令,还有朱元璋要求权臣勿忘俭,都体现了人们对节俭于国于民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