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世界的认识,人生观的树立等,是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实现的。因此情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但情感的触发不是主观需要,而是客观事物本身。  相似文献   
2.
吴敏亚 《文教资料》2010,(13):143-144
教师角色的变化.受社会期望、学生期望及教师自我期望的制约影响.但从根本上讲,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时代又赋予教师角色以全新的内涵.教师角色的单一性已经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时代都呼唤教师向多重角色转变。本文分析了新课改下政治教师的现状,并提出了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是一个需要累积的长期目标.老师需要牢牢盯住该长期目标,准确的解构内容标准,形成三维一体螺旋上升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学习目标,并形成相适应的评价设计、教学设计,才能最终达成课程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