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进行德育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服装专业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热爱专业思想教育,以及专业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语文实用阅读能力 首先,重视知识短文的教学,因为它是科学的阅读方法纲性的指导,将其引入教学过程,以其为导向,可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实用阅读能力。例如:在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反复阅读知识短文《梳理文章思路》,必须把理清文章思路的作用和方法传导给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方式,或是以引领单元学习目标的方式,或是以课文分析过程中归纳总结印证规律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更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但必须重视并教学这一项内容。这种要求要贯穿到整套教材每一篇知识短文的教学,使之形成一个科学阅读方法的培养体系,有利于学生实用阅读能力系统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感,即在文学艺术创作(鉴赏)中,尤其在诗歌的创作中最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把人的各种感觉(官能的、心灵的)间的感觉互相沟通起来,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觉通联起来塑造形象。在通感作用下,色彩可以呈现冷暖的变化,声音可以表现为物体的质感和动感,原有的界限在心灵中被突破。这种感觉的交互迁移,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之一。在通感的作用下,文学家或诗人,可以在更大的形象空间驰骋,并将语词不能直接状述的事物或情感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