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生,又号童山,四川罗江(今属四川德阳县)人。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他们二人同为清乾嘉时代四川著名学者和诗人。 李调元和张问陶的家乡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出生的彰明县都相去不远,江山之助,风俗所染,李调元和张问陶在治学和诗歌创作上,都深受同乡前贤李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存杜诗中是否确有"乡愁"两字尚是一个需待考证辨析的存疑问题,在杜甫之前,唐代诗人张子容、岑参、钱起等人就已将乡愁二字引入诗中,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不是述"乡愁"的首创之作;杜甫一生并不是单用愁字就能概括,他蜀中时期的诗歌并非"愁字满眼","诗必言愁",也不是着重为乡愁。我国古代的"乡愁"诗源远流长,代不乏人,名篇很多。杜甫不是中国乡愁诗人的鼻祖,也不是以乡愁诗名世。  相似文献   
3.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著作中论述革命文艺如何为工农兵服务,即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时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这段议论,科学地阐明了文艺的革新创造与继承借鉴之间的关系,充分肯定了继承和借鉴对于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新文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屈原是我国战国后期楚国著名诗人,《九歌》同《离骚》一样,也是他的光辉作品之一。但近年来日本学术界重新出现了否定屈原及其作品的倾向,并抬出我国四十年代何天行所著《楚辞作于汉代考》一书为据。对于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不能置若罔  相似文献   
5.
拓宽专业适应经济发展开发产业增强办学实力吴明贤,周唤民会宁县郭城农中是一所开设农艺、家庭生产经营、家用电器、果树蔬菜、服装、农用机电、工业与民用建筑等7个专业16个全日制长班、3个短班的较大规模的农职业中学。办学10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  相似文献   
6.
曹操(公元一五五年——二二○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东汉末和三国时期的法家杰出人物。 东汉末期,由于反动的封建统治者顽固推行儒家路线,大地主豪强势力恶性膨胀。他们拼命鼓吹“名节”,结党营私,在社会上形成许多分裂割据的山头;大搞“亲亲”,山外戚宦官轮流专权,造成了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为了争权,豪强势力混战不休,人民惨遭蹂躏,真是政治黑暗到了极点。压迫越深,反抗越烈。公元一八四年的黄巾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这  相似文献   
7.
《庄子·在宥》中记载了黄帝问至道于广成子的寓言故事,体现了庄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和为帝王师的特殊身份,并影响到后世文人.唐代李白借鉴并继承了前人对广成子的认识,通过广成子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师事广成子,辅佐君王;以广成子为邻,功成身退;希风广成子,隐逸求仙.其所以如此,既是李白世界观的反映,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更是当时的时代环境所决定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苏颋入蜀考     
苏颋是初盛唐之交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与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他先后两次入蜀。首次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春入蜀,于本年秋冬之际返回长安。第二次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夏入蜀,于次年秋冬之际返回长安。两次入蜀路线大致相同,皆由长安向西到宝鸡,再南向汉中入广元进入蜀中。  相似文献   
9.
郭震入蜀考     
郭震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他于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十八岁中举后入蜀为通泉尉。在蜀中曾铸钱掠财"以济四方",与著名诗人陈子昂交往,作有著名诗歌《宝剑篇》。因而受到武则天的重视,受召于武则天长寿二年(694)或证圣元年(695)离蜀入京。  相似文献   
10.
吴明贤 《科教文汇》2012,(1):88-88,114
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对"光"和"就"两个副词进行对比,详述了这对副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三个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