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商标法律法规。对驰名商标从过去主动认定方式修改为被动认定的新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远程职业教育面临市场和需求带来的双重压力,要变挑战为机遇,应大力加强与政府、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并通过理念、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服务全天候、多区域和全社会,不断拓展生存、发展和价值空间,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助推学习型、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3.
4.
为培养高素质商科职业人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以"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3"模块课程体系为载体,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校园课外活动、校内职业技能大赛),第三课堂(实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3"课堂为平台,以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4"育为核心,以课程考核、职业考证、素质学分认证"3"考质量评价为保障的高职商科人才"3343"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要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教师核心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得力措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乃是优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高职教育与产业在合作建设、合作推进、合作创新、合作育人和合作发展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但从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视角理性审视,还存在资源共享机制不畅通、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行业赋权机制不明晰、外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机制梗阻问题,制约了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广度、效度和力度。因此,江苏省亟待优化资源共享机制、探索有机衔接机制、建立行业赋权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外部保障机制,从而扎实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能力培养为取向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员工综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公司的经营业绩的优劣,所以,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以能力为取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之相应,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的专业教学改革也必须坚持能力培养取向。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国家示范建设计划”到2019年“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内涵重构体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进的历史变迁特征,在动态调整中不断确立新理念、新定位、新模式、新使命。在“双高计划”引领下,站在新的起点上,高职教育应厚植开放性与类型化,塑造未来高职教育形态;强化高等性与创新力,转变内涵发展范式;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中国方案;并蓄政策引领与自主创新,形成高质量发展生态;提升校企合作与“智能+”水平,引领高标准产教融合;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开创高水平办学格局。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要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教师核心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得力措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乃是优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要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教师核心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得力措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乃是优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