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认清形势增强责任共建和谐展望2007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历史重任,以及这项工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深远的政治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情况和生产实践,认真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两大规律,建立新的工作思路和理念,协调好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做到既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周刘波 《班主任》2005,(1):18-18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忙碌于教室和办公室之间,从事着周而复始的工作,你有一丝倦意吗?教育需要理性的激情,激情可以振作学生的精神,激活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好的学校特色文化可以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升办学水平,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在立德树人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更是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受到城市中学的广泛重视,但是,城市中学学校文化建设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罕有人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全面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要求与深刻内涵,为新时代教师队伍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也是教育家精神转化落地的关键场域。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书育人”“播种未来”,课堂孕育着一个又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家。从行动逻辑看,培养“从课堂里走出的教育家”是对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实践体系。一是注重科学诊断,通过数字技术精准“画像”、实施专项提升计划,绘制数字时代教师成长蓝图;二是聚焦行动改进,通过深化数字化教学实践、扩大数字化应用场景,夯实教师数字化教学胜任力;三是开展精准教研,通过从粗放到精准、由经验到循证的转变,赋能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提升;四是推动共建共享,通过整合校本化数字教育资源、开展跨区域交流共享,构建数字化专业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文综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到了复习最后阶段,“文综胜则文科胜”的话不无道理。文综考试比较重视学科思维过程的考查,它以知识为载体,考查运用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能力”考核外,更强调考生答题的规范性。考生应该在答题规范上下工夫,力争得分最大化。下面笔者以高考历史题(2005年全国卷Ⅲ第39题)为例,以考场上两份学生答案为范本,对比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因此,教育不仅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成为优秀人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去贴近学生,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同时,更要用自己的心去研究学生,探讨最适宜的教育方法。记得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本教育专著《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相似文献   
8.
文综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到了复习最后阶段,"文综胜则文科胜"的话不无道理.文综考试比较重视学科思维过程的考查,它以知识为载体,考查运用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能力"考核外,更强调考生答题的规范性.考生应该在答题规范上下工夫,力争得分最大化.下面笔者以高考历史题(2005年全国卷Ⅲ第39题)为例,以考场上两份学生答案为范本,对比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考试受关往之甚,恐无过于中国高考,不啻考生人数众多,考试直接关于其眼前“命运”,还因为高考事实上“领导”着教学,关于教育目标、价值、内容的取向。惟其如此,很多人总是想通过高考试卷来寻求某种“确定性”,试图得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所有难题的解决方案。这也就不难理解何以每年高考过后,评析高考试题一定会成为热门话题了。本刊在这里也组稿谈论这样的话题,但却不是为了凑热闹,而是希望命题专家、命题研究者和广大师生以考题为眼目,深入“热点”的背后,洞察更深层次的问题,聚焦教育教学改革,用更深广的研讨,引发更理性的思考和更理智的行动。于此,不妨借用伏尔泰说过的一句话来惊醒人们,大致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回答别人提出的每个问题,这人“一定是非常无知的”。联想高三人的状况,人们或许不禁会心生几分辛酸的滑稽感,很多高三人不正把这种“无知”当做一种境界来苦苦追求吗?然而殊不知,智慧的教育不是止于教学习者能够回答所有旧问题,而是能够激发学习者提出更多新问题并能够纠创造性地解决这些新问题。“问题”应更具开放性,“问题解决”也应更具开放性,这无论对高考命题的改革、改进、改善来说,还是对后高考时代学科考试命题的探索创新而言,都是绕不过去的新课题。考要改,应考自然也要改。为了不把学习者培养成“非常无知”的人,我们的考试、教学、教育,究竞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有序展开,教师们都按照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新课改,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新课改,让学生成长得更精彩。但欣喜之余,我们也不难发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值得我们反思。来看几个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