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笔者在《中学生数理化》2012年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浅谈物理解题后反思能力的培养》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本文,笔者就物理解题后反思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一、反思易错点,突破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
论高考复习后期"高原现象"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所称的"高原现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竭尽全力而又提高很少的一个水平相对稳定的阶段.高原现象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乒乓球练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进步,练习者非常刻苦却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有退步的感觉,这就是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3.
弹簧串接问题.是胡克定律应用的常见题型.由于同一弹簧的不同状态,同一状态下的不同弹簧,形变情况不同,产生的弹力可能是拉力或压力,这加大了题目难度,使解题较繁.而F-△x图象的应用往往可以简化此类问题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索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生的智能发展特点,选择多种方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促进树立采用个性化、丰富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发展其智能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周琪兵 《物理教师》2007,28(7):66-67
在力学问题中,运动着的物体往往通过绳、杆或接触面相互牵连着,弄清两者速度间的联系,并以此为根据列出相关数学表达式,是解决这种问题的重要环节.1用绳连接的两物体间的速度关系例1.如图1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弧面MPQ,质量为2m的A球与质量为m的B球,用一根足够长的轻质细绳  相似文献   
6.
<正>机械波的图像问题分类方式繁多,学生学到的题型方法也就多而乱.无论是题型还是方法,都缺乏系统性,难以记忆、掌握和应用.本文拟就机械波的图像问题的归类分析作简要的探讨,力求分类科学、全面、简明扼要,并结合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考题说明对应类型问题的解题策略.不少老师把机械波的图像问题分为:1波的基本概念类问题;2波传播过程中多解问题;3波的图像判断质点振动问题;4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结合题等.类似分类方法还有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物理复习中学生对于光电效应现象学习的难点问题,并且提出了学生应该要特别注意的三个问题:光电效应的产生过程,一个电子为什么一次只能接受一个光子,一个应该舍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琪兵 《物理教师》2009,30(2):22-24
高考要求考生具有一定实验设计能力,电表内阻测量的实验设计测量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这种问题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9.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落实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供适合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本文主要从意义和实践等方面阐述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类比法,就是人们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它能帮助我们从已知事物的有关理论建立假说去说明新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