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指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一)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教师知识分享的重要途径。教师个体在态度、知识以及所处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将影响其社交媒体环境下知识分享行为及动机。为此,以知识生态理论为基础,从知识因子、知识主体因子、知识环境因子和知识技术因子四个维度,构建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知识分享行为动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采集浙江省职业学校的341份教师样本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并检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环境因子、知识主体因子以及知识技术因子,均能够促进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其中,知识主体因子对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程度最深;知识主体因子在知识因子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知识主体因子在知识环境因子和知识技术因子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过程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知识分享行为活动,应激发其行为意愿,依据关键行为动机因素及对分享意愿的影响程度,结合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的知识分享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音乐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对学生进伊‘绿色环保”教育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培养.孩子们钟爱自然,尊重自然,自觉参与社会环保的良好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音乐教育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题,要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音乐教学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呼唤着音乐课程的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呼唤着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要尽快地实现从传统型向创新型的转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