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总会遇到学生对教师"不敬"的事件发生。或当面顶撞老师,或背后谩骂老师,或给老师起绰号,严重者甚至威胁老师或与老师动手。如果老师处理不好,这些"不敬",小而言之对其本人、家庭、班级造成不良的影响,大而言之则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应考虑周全,讲究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布鲁巴克等西方教育家的观点启示我们:重视创设情境、注重形式创新、强调手段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思”、“问”的条件,进而促进学生课堂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是我们中学教学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实践,笔者从创设学生敢问的氛围、激发学生想问的热情、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三方面着手,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周萍娟 《文教资料》2008,(2):146-147
文章指出了单一的纸笔测验及标准化考试的弊端及目前教学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指出社会历史课多元评价机制的目标生成及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能做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要实现这个目标,作为社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依托教材步入和谐;创设情境感受和谐;动手操作尝试和谐;体验角色促进和谐;课堂民主共享和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