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幽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而歧义是言语凼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来分析言语幽默的生成过程,指出由于歧义引起的幽默,通常存在至少两种解释,而这两种解释可以分别与整个语篇相适应,从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义,形成意义对比,当这种意义对比被认知时,会引起心灵上的愉悦感,这样,便产生了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3.
语境是人们对言语语用功能解读所凭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本研究以语境层次理论为视角,以电视剧《猎刃》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具体分析"什么"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语用功能."什么"一词的主要语用功能表现为:信息探寻、语篇衔接、强调、表情、否定等功能.同时,这些不同语用功能的产生是受具体会话语境制约的.因此,不能笼统地将其划入疑问词范畴,而是要在疑问范畴内根据具体的语境探索其不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以罗志野英译的《孙子兵法一百则》为蓝本,通过对《孙子兵法一百则》的翻译的探讨,总结出其文化负载词的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脚注,归纳翻译,音译+解释,音译+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5.
图式是指相关知识和网络,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互相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认知图式理论认为记忆不是复制,而是根据大脑中已有的图式重构将要记忆的内容,即将新认识的事物与已有的图式进行融合的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探讨这一理论与技巧对非英语专业词汇习得的促进作用,以期在词汇习得应用策略方面做出补充。  相似文献   
6.
唐建福 《文教资料》2006,(16):48-49
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论了社会对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需求的整个发展变化历程,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培养重心侧重的原因,以期能为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交际能力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唐建福 《培训与研究》2007,24(11):110-111
认知图式理论认为,新学习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连接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的知识为支点。本研究试图结合图式理论,探讨词汇习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许渊冲等英译的《唐诗三百首》为蓝本,从汉语颜色词起源、构成及文化意义的角度对颜色词翻译的一般规律和翻译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委婉语不仅已经成为师生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交际手段之一,在语言交际中更是协调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21世纪外语教学的5C标准为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充分考虑其各自的兴趣爱好,学识水平,以及智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从交际,文化类别,联系,比较,以及社区活动主题等方面进行不同的任务分层设计,来构建我国高校综合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打破以往英语课堂教学"千人一面"的局面,帮助后进生克服英语学习自卑的心理,同时有利于激发优秀生挑战难点的斗志,真正实施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