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探险家,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佣了当地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走去。那群土著脚力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笨重行李,仍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探险家先喊着需要休息,让所有土著停下来等候他。探险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希望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一偿平生的宿愿,好好地来研究古印加帝国文明的奥秘。到了第四天,探险家一早醒来,便立即催促土著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领导土著的翻译人员却拒绝行动,令探险家为之恼怒不已。经过努力沟通,探险家终于了解,这群土著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2.
我是第十、十三两期的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员,曾因此与《军事记者》结下了缘。但由于当时一直在基层带兵,事情较多,尽管在业余时间把所有的教材都认真地学了一遍,但对邮来的《军事记者》大部分没有顾得上细看。直到最近空闲时间多了,我才静下心来,翻开那些尘封已久的杂志。细细品味,似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虽说时间过去了几年,但其内容的知识性并不过时,有很多还正是我近来写稿感到困惑、想了解的东西。这几年,尽管通过函授我学到了不少新闻写作方面的知识,也写过不少稿件,在报纸杂志上也偶有小文发表,身边的战友也夸我的文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休假归队回到宿舍,已是2006年12月27日晚上,看到桌上摆着最新的第12期《军事记者》,才想起2007年的《军事记者》还没有订。第二天午饭后,我便赶到附近的邮局。“欢迎光临,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办理?”小邮局的服务员热情地问。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知识少、课外阅读有限,导致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认为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以下笔,即使写出来也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我提出了如下三个观点,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白人士兵见军官是黑人,就没有向他敬礼。当他掠身而过时,黑人军官以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对他说道:“请等一下!”  相似文献   
6.
顾名思义是指由词语的名称联想到其所包含的意义。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时“顾名”却不可“思义”,本文通过某些生物学术语的分析,对此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逆反心理在当前小学生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有部分孩子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怎样,我偏不这样。这样最容易引起教育者的恼火,而教育者越恼火,对孩子越发训斥,这样使孩子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孩子与其之间的关系,以至离家出走,离校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认真研究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出发,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悍母     
蔡荚儿的悍坶教育磴上《时代周刊》时,我正在和爸爸吃火锅,我随口说:“年糕吃不完,给妈妈带回去吧。”说完我就愣住了,爸爸也愣了一下,随即挤出一个笑容。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P.121:"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这句话正确吗?我们借用数学上的逻辑用语,结合物种的概念、形成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定补血生发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有关颗粒剂要求进行一般检查,对处方中的当归、丹参、大黄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鉴别显示各药材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