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建构科学概念,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像科学家那样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任务,而完成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在论述科学概念建构课的基本模型和操作说明基础上,以"空气的热胀冷缩"为例说明具体的实施细节,强调了借助科学探究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夏敏军 《科学课》2010,(1):54-55
一、问题——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实践证明,有效探究活动所选择的问题都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这些问题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二是这些问题都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具有探究的价值。结合这两个特征,在确定探究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3.
夏敏军 《科学课》2008,(4):56-57
概念是指具有共同关键属性的一类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兰本达教授曾经说过,所有的概念建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浩瀚的事实中探求意义,探寻一个概括的体系,把一个问题所有可能的特征包括进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在科学课程中,观察是任何科学探究的基础。这是由科学的性质决定的,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和解释世界,描述和解释世界的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而实验也是观察,是借助于仪器进行的观察。《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和经历一个个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概念是指具有共同关键属性的一类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兰本达教授曾经说过,所有的概念建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浩瀚的事实中探求意义、探寻一个概括的体系,把一个问题所有可能的特征包括进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实质上就是掌握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谈话导入,揭示科学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对土壤熟悉吗?土壤中有些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指具有共同关键属性的一类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美国哈佛大学兰本达教授曾经说过:所有的概念建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浩瀚的事实中探求意义,探寻一个概括的体系,把一个问题所有可能的特征包括进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一个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教学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知识经验匮乏、科学技能缺失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学生的科学学习,阻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发展。解决这  相似文献   
9.
一、有序、有层次地呈现结构性材料,发展学生的思维 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充分发挥材料的结构性,控制好材料的出示次序是调控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