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之、乎、者、也”是四个常见且常用的文言虚词。若把这四个虚词连成“之乎者也”,这就组成了一个新词。但这个词的意义又绝非四个虚词词义的简单的相加,而是有了新的含义。“之乎者也”作为一个词使用,大概始于唐宋时代,白话小说,戏剧中用的较多。它的含义有多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着不同的意义。下面就列项加以说明。第一,由于古代的读书人,大多食而不化,读起书来摇头晃脑。所以“之平者也”就常用来形容咬文嚼字及半文半白的词语或文章,也指代迂  相似文献   
2.
“春秋”一词,无论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很常见,但含义又各不相同。细究起来,大致有以下十种解释:  相似文献   
3.
记者在新闻活动中对客观事物作出是与非、好与坏、美和丑、崇高或卑微的判断的同时,也表现出或喜怒,或哀乐,或亲切激动,或淡然冷漠的态度。心理学家把这种“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叫做情感。情感作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体验,自然伴随  相似文献   
4.
“有意歧义”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媒婆给两家说亲,先到女方家,将小伙子夸得如白马王子,末了说,就是小伙子有点独来独往。女方家一听,认为这不是什么毛病,而是潇洒,有个性。然后,媒婆又来到男方家,将姑娘吹得似天上仙女,末了说,姑娘什么都好,就是有点目中无人。男方家一想,人家女方家条件那么优越,高傲一点就高傲一点吧。等到完婚那天,双方一见面,发现小伙子只有一条腿,可不就是“独来独往”吗?而姑娘呢,双目失明,当然就是“目中无人”了。故事中的媒婆,说话故意含糊其辞,致使  相似文献   
5.
文才与外貌     
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一个人的外貌特征与其才能高低,实难找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来。自古至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是犯“以貌取人”的错误,就是闹“因才思貌”的笑话。以下几个故事,都是“因才思貌”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7.
佛教发源地在印度,汉朝时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一千好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佛教徒在翻译佛经和传经说教中,不少白话式的佛家词语逐渐地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被汉语融合吸收,成为大众的日常用语,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信息传达得准确无误,使接受信息的人(阅读者)不至于模棱两可或不知所云,书写的汉字必须清楚、准确,没有错字或别字。由于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音同形似的字又多,所以,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人们不自觉地偶尔写点错别字,那也是在所难免。当然,尽量不写错别字,特别是在紧要的地方不能出现错别字,这是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