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教材引入开放式的单元活动,对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课外探究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课内的指导是基础,是关键。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两次试教中,我感到,如果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不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程中的"设计和技术"是培养学生将科学概念转化为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并通过构思、制作、评价、改进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逐步形成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本文从"设计和技术"领域的教学价值、教学过程、指导方法和支持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时代变革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与高雅的人文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正因“博雅教育”主张教育的“广博”与“高雅”,而这一主张既可以解决中学教育的太过单一化的问题,也可以对部分学校教育太过功利化形成一种冲击。“博雅教育”因追求自我完善而受教育,追求外在的需要而受教育,这正符合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初遇“事理学”,的确感到很有共同语言。就从我熟悉地理学说起:地理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思考地理问题。0-1思维,即非此即彼的二分思维方式应用于地理问题分析,会造成问题的加重或问题不能解决。运用“事理学”,突破0—1思维,即会迎来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进入科学课堂前总是带着相关的科学前概念,它必然成为科学概念教学的现实起点,科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就是有效转化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它有两种基本的转化形式:一是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需“丰富”;二是与科学概念相矛盾,需“修订”。在学生概念转化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如下困难。  相似文献   
6.
姚伟国 《上海教育》2000,(10):60-61
我们认为要上好地理课,关键要对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进行探索,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途径。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地理课,如何激活地理课堂教学,有效地探索课堂高效化的途径,无疑是体现了素质教育主旨,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关键性举措。下面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就此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一、合理组建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7.
实践出真知,研究是“做”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作为农村小学,在自然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财富,尤其是植物类的资源从校本开发来说,可行性更大。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在新校舍东南侧1.5亩的空地上做起了“文章”,把它从学校的绿化计划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到要“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制作2009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阅读。那么,当前,教师阅读的整体状况到底如何?如何寻找改进教师阅读的有效方法?各个学校有着怎样的促进教师阅读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它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环境中选取有关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实践出真知,研究是“做”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作为农村小学,在自然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财富,尤其是植物类的资源从校本开发来说,可行性更大。在新课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