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之一。因此,数学课要防止和纠正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需要按照数学课特点,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他们为将来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学好数学。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的教学,教育学生懂得掌握数学与建设四化的重大关系,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简单统计图表等知识时,向学生讲讲这些  相似文献   
2.
学生以前学表内乘除法,运用乘法口诀就能求出积和商,而学有余数的除法就不那么容易。为搞好这一内容的教学,我提出三点建议: (一) 安排准备练习,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思考方法。课前,除安排“定数背口诀”(如三一得三,三二得六,三三…,三四…)外,还安排如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第一单元是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其中一位数乘两位乘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学生从这里开始正式学习笔算乘法。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为此,必须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迅速地口算和笔算。本文就这一节的教学,提一点建议,与同志们研究。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三章是《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我曾参加编写这部分教材,也有些教学体会。现简单地分析一下本章教材内容,提一点教法上的建议,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三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接触了小括号,并懂得式题中有小括号的,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第六册教材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运算顺序作系统概括,把式题的步数扩展到四步,并新授带有中括号的式题计算。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例1中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号同时出现,学生初次接触它。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题中有哪些运算符号,启发学生明确运算的顺序。这里虽然不出现“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的名词,但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第四单元内容是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学生已学过不带括号的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的混合式题(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这一单元,要给学生学习含有两级运算和带有括号的两三步计算的混合式题;学生已学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只限于加减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6.
“阶梯法”就是把教学内容按由浅入深的顺序设计,使之类似于一级级阶梯,引导学生在练习、自学、操作等实践活动中一步步向上“攀登”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和能力。用“阶梯法”教学通用教材九册P.55例5的工程问题,可安排如下四组习题;让学生在思考、解答中逐步掌握其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培养计算能力,唯一的手段是加强练习。加强练习对于学生巩固数学概念,获得熟练的计算技能起着决定的作用,应予以足够重视。部编教材虽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但是要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仅把课本中安排的题目算过一遍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加课堂的练习量和练习密度。当然不能  相似文献   
8.
一、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积极性。学生有了探索规律的积极性,便有了浓厚的兴趣、充分的自信和顽强的毅力,这是能够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关键条件。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阐明意义。学生自己探索的数学规律,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灵活。这种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工作所必需的。创设条件。对于学生能自己探索而解答的问题,我们一般都给他们创设条件,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决不包办代替。对于某些引而难发的问题,我们就设置些阶梯练习题或思考题,逐步由浅入深地引导他们探索规律而解决问题。积极诱导。对于积极探索的学生,以及探索中的好观点、好方法,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兴趣更浓,信心更足。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阐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从而使数学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比较,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途径,是思维的直接基础。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联系实际或借助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比  相似文献   
10.
为引导学生自己探求“商不变的性质”(六册P.43),并能运用它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可在新课讲授前,要学生板演两道除法式题: (1) 4720÷590 (2) 48600÷900 接着,用卡片逐一出示三个问题给学生思考: 思考卡片一:“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