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童年,孩子们储存下自己的快乐与烦恼,积聚了一笔不可再生的财富。而读书,为孩子们储存下童年,增加了他们生命的厚度。为了保障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积累,我校以下列特色读书活动为抓手,  相似文献   
2.
3.
1.疑惑处纠编正误。学生的多元解读,使内容内涵丰富,也带来矛盾冲突。当学生在多元中迷失疑惑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巧妙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信息技术技术,结合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对《曹刿论战》(见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鲁庄公的形象,人们历来依据课文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把他当作一个“鄙”的典型,认为鲁庄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但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其实,鲁庄公身上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于是,在分析庄公这一人物形象时,我刨设了“我为庄公找优点”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6.
学生习作中的"无我"现象产生于习作教学和家庭教育割断了学生"发现"的触角,造成学生习作与生活的分离。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发现生活、发现自然、发现自我,是解决"真我"习作的必然的生命路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做的是:放归儿童,唤醒"真我"发现;群体学习,激励"真我"发现;师生互动,引导"真我"发现,最终实现学生"真我"与"真习作"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标提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前提是"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文本的主体价值应"形散而神不散".那么怎样才能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能较好地实现文本价值意义的"神聚"呢?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寻求演绎和归纳的相互交融之路.演绎,在个性释放中追寻语文教学的一片诗意.归纳,在深层阅读中还原阅读教学的文本价值.从"演绎"到"归纳",阅读教学文本价值的"神聚"之路.  相似文献   
8.
童年,孩子们储存下自己的快乐与烦恼,积聚了一笔不可再生的财富。而读书,为孩子们储存下童年,增加了他们生命的厚度。为了保障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积累,我校以下列特色读书活动为抓手,把孩子引向书的殿堂,为其一生铺上生命的底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