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校发展靠什么?这是一个在教育界长期讨论的话题。靠校长,未免过于“英雄主义”,但“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在很多学校的成功办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靠制度,固然可以避免因校长更迭而引起学校发展的不稳定,但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是学校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以及制度的执行方式。靠教师,当然不错,但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一个过程,并需要校长的引领与制度的保障。所以说,在学校发展中,校长、制度与教师是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本文所要着重思考的是: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如何通过变革领导思维,积极应对学校办学体制环境的变化,提高校…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广大中小学都面临着一场变革:从传统学校转向现代学校。对于传统学校与现代学校的区别,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专家从教育目的、学校功能、教育内容、教与学的方式、教育效果、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以学校管理为例,传统学校的基本特征是“权力化、标准化、同一化”,而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治理(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民主决策,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文化兴校)”。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们在高中的世界历史的教学中,采取从历史的整体知识结构出发,抓住重点、主线,深入局部和细节,揭示内在联系,构筑历史学科基本知识结构,即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一、建立课堂教学知识结构横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穿着对教材的理解和把  相似文献   
4.
姜明彦 《上海教育》2008,(10):49-49
听课评课是校长加强教学工作有效领导的基本方法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缘故,对校长成为教育者即成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改革领头羊的客观要求更加迫切。学校教学工作是校长作为教育者角色的核心环节,校长首先要对教育有深刻理解,持续关注学校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以校本科技课程引领学生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办学实践中,我校依托上海理工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培养人文厚实、理工见长的学生。2005年,我校成为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教育实验基地;2008年,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教育实验基地附中创新工作室揭牌;2009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机器人实验室启动仪式在本校举行。这些平台的建立为学校科技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型课题的研究、导师的带教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办学以来,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特别是紧紧抓住杨浦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契机,搭平台、创机制、激活力,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涵不断深化,合作成果不断显现,成为学校提升发展内涵,形成发展特色,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前身是上海市延吉中学(1957-2003年),这一时期学校形成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特色项目。2003年学校更名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开始依托高校资源,逐步发展计算机、机器人制作、头脑奥林匹克三大品牌活动为支撑的特色项目群。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性的变革与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心逐步下移,学校在教育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学校变革对校长专业成长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政府开始启动并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专家开始研究校长领导力的开发与训练。作为一线的校长又该如何主动应对社会转型性变革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挑战,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