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中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阶段,在此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为实现人才能力培养实现提供保障.同时在社会整体教学模式的引导之下,学生更应该在教学阶段进行素质的提升.初中阶段作为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大帮助作用,因此老师要明确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束缚,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明确学生在初中学习中的问题,并为其制定有效的策略,本文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提升学生逻辑能力的意义、逻辑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充分分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分析了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网络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21世纪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战略进行了初步描绘.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分析了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网络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21世纪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战略进行了初步描绘。  相似文献   
5.
6.
姜美玲 《中国教师》2023,(10):11-16
优秀教学成果是凝练实践经验和表达教学思想的载体,实践性是其根本特征,理应从实践的土壤里“长”出来、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出来。优秀教学成果的孵化培育,既是锻造教育实验精神的过程,也是锤炼教育理论品格的行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优秀教学成果的价值旨归,加强推广应用是出发点与落脚点,具体可通过构建“高集成系统”优化工作格局、指向“多样态转化”再生可视成果、开展“混合式研修”支持教师学习、依托“品牌影响力”扩大示范辐射、释放“教育生产力”营造良好生态等路径,真正将优秀教学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存在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之诉求。从主体性的角度考虑,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生活史分析、反思教学实践经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等路径来发展、提升与深化实践性知识,由此改进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9.
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依据一定的表征形式来呈现与建构其实践性知识,如意象、隐喻、实践规则、实践原则、个人哲学,以对形成中或已形成的教学决定进行判断,作为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扩展现有的教学习惯,并扩充问题情境的处理,进而导向教学实践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出发 ,分析了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原因 ,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 2 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重大意义 ,进而提出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即确定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创立科学化的德育方法、构建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设计渐进式的德育内容、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开展积极的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