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波特和韦伯分析方法的中考物理试卷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运用波特一致性和韦伯一致性两种分析模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研究了W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发现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不高.从宏观层面来说,试卷在“了解”和“理解”两个认知水平上的考查与课标要求有显著的差异,试卷突出了对“力”、“声和光”、“电和磁”以及“功和能”4个内容主题的考查.从微观层面来说,试卷所涉及的7个内容主题均在知识种类、深度、广度、平衡度的某些方面存在一致性程度不高的问题.最后笔者对一致性程度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孔鹏珂 《教学考试》2023,(22):16-18
<正>本文着重从试题情境设置呈现的规律和特点的角度对高考真题进行解读、分析并找出规律,为物理教学和高考复习备考提供借鉴。1从试题情境对高考试题的必要性评析情境创设是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探究的必由之路,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3.
对2022年湖北高考物理第16题(压轴题),部分考生在考场上无法准确得到双绳关联模型的速度关系,可能是因为无法快速找到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因而影响了此题的正确解答。文章对“双绳关联模型的速度关系”及“系统总动能的最大位置”进行分析探讨,给出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换元法、不等式法或者一阶导数求函数极值方法的教学过程,通过实例深化对相关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