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刊1993年第9期《打开思路,一题十证》给出初中几何第二册66页的第9题:“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及E.求证:AE:ED=2AF:FB”的十种证法,并在《一道习题结论的推广与应用》一文中将此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的历史时期我党进一步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价值观,把以人为本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政治伦理化,是伦理价值在政治操作中的创造性应用,即在意识形态上自觉地为政治制度或结构的运行设置伦理机制。转型时期当代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又呈现出新特点、新原则。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当代政治伦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正确把握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联结,坚守科学政治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师》1996年第5期《能用“特殊值”解题的问题》一文例3是关于曲线系过定点问题:“乙知p为任意实数,试判定抛物线y=x~2-px 2p 1是否过定点,如果过定点,试求出定点坐标”。 原文给出如下解法: 解 因p为任意实数,分别令p=0,p=1得到两条特殊的抛物线y=x~2 1,y=x~2-x 3,由两式联立解得交点为(2,5), ∴ 原抛物线过定点(2,5)。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S={x∈Z || x-1 |<4},集合P={x∈N | 2x≤16},集合Q={x || x |=2},则  相似文献   
5.
读罢贵刊1994.9期《判别式在初中数学里的应用》一文,深有感触。的确,判别式在数学解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用判别式解题很容易出现错误。本文就原文的几个例子对判别式解题的常见错误予以剖析,以期引起注意。 例1 若方程(a 3)x~2-4x a=0有实数解,试确定实数a的取值范围。(原文例7)  相似文献   
6.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在方程(组)中的应用──常规应用判别式可以解决方程(组)中的以下问题:1.不解方程判断根的情况例1方程x2+2ax+a-1=0的根的情况为()(1994年广西中考题)(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S(D)无法确定.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选(B).2.证明方程有无实数解例2已知方程(x-1)(x-2)一m‘(m为已知实数,且m学0),不解方程证明:(1)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一个很…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是有机结合的。依法赋予政府干预、管理社会经济运行的职权,强化其权威,同时依法限定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本文通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政府通过法制化调控市场失灵的必要性,分析了利用法制手段调控市场失灵存在的问题,设定政府依法干预的原则并使之制度化,并探讨了利用政府干预有效改善市场失灵的法制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老师上课时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样的课才是有效的?笔者就新课引入、概念教学、解题教学、试卷分析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是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数学高考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在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设计。本文就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解答题中的创新题型进行归类评析,以供参考。1.归纳概括型归纳概括型是指题目给出一些条件,通过观察数据特征,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或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得出一般性结论的一类新题型。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准确计算,仔细观察、分析特征、提出猜想,再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文明,始终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线索。从古代王朝史到近代革命史,再到现代奋斗史,农村与农民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巨大背景。而乡土文学也一直以其或宏大或细致的视角叙述着农业文明的发展和变化,见证着泱泱中国的荣辱和兴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