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旧体诗赏析     
笔者测览报刊,时见诸贤有旧体诗作,赏读之余,颇有瓶虽旧而酒仍芳醇之感。今选抄几首,以飨读者。个别词语作了粗浅的笺注。一、结婚纪念诗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与夫人夏蔚霞,感情极深。战争年代,夫妇  相似文献   
2.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北宋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人们无不赞誉绝妙,甚至有美称宋祁为“红杏尚书”的(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遁斋闲览》)。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女子有画眉之习俗,《汉书》有张敞为妇画眉之记载。“画眉”,色用“石黛”,故云“黛眉”;“画眉”,状如“蛾须”,故又云“翠蛾”。“黛眉”写色,“翠蛾”状形,二者实乃“同物异称”。“黛眉”之色和“翠蛾”之形,合二而一,概括为常语——“蛾眉”,并以此来借代“美女”。此种借代最早见之于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  相似文献   
4.
李白《蜀道难》的主题,自中唐以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唐范摅言为揭露严武镇蜀酷虐而作(《云溪友议》);宋沈括言为抨击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居官横暴而作(《梦溪笔谈》);元萧士赟言为嘲讽禄山  相似文献   
5.
世称“诗佛”的王维,字摩诘,其名和字取自《维摩诘经》中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他的山水田园诗,大都是他晚年皈依佛教,退隐辋川时所作。《山居秋暝》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二十里.原为初唐宋之问的别墅,其间园林清幽绝俗,山水明媚宜人.仿佛是《般若经》中所谓“净土”的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指寂静空蒙的秋山,经过一  相似文献   
6.
在古诗词中书信往往有多样性的代称。有简便的“尺素”,有神秘的“鱼书”,有怀远的“雁帛”,还有恋情的“锦字”等等,若探其源则又各异其趣。  相似文献   
7.
孙孟明 《语文知识》2001,(12):21-22
近年来报刊以“靓”字赞美女性,在商业性化妆品广告上时有标榜。有人认为这个“靓”字在字典上没有,是从港台传过来的。其实不然。在1991年前,通常的字词典都可查出。如《古汉语常用字典(附录)》《工农兵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都有“靓”字的注解。依据一些资料,总括起来,它有两种读音:一读jìng,指妆饰、打扮,例如:靓妆:一读liang,指漂亮、美好,例如:玉靓。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宫里,打扮得美丽的嫔妃,每每见悦于帝王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的《长恨歌》前一部分有讽谕,是客观历史的真实反映与描写;后一部分又有颂扬,是主观感情的投入与虚构。这样就形成了人们所常道的“双重主旨”。我们姑且不论讽谕的一面,专论颂扬的一面,因它字里行间时时渗透着诗人自己生活经历中的恋情。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友人陈鸿在《长恨歌传》中说他有两个重要条件,即“乐天深于诗,多于情”。“深于诗”是言写诗有高超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题画诗浅说     
题画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们有一种既见其画又见其画外之意的妙趣。清人郑板桥《竹石》题画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小词,用通俗生动的口语,描写了作者夏夜在山野中赶路时所见所闻和所感。注释家对第一句“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历来就持有众说不一的见解,他们所作的注释,又都能够解得通。这些散见于各种版本和欣赏辞典的不同注释,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离枝。把“别”字解作“离开”。意为“明月出来,鹊见光惊飞,离开了枝头”。苏轼诗有“月明惊鹊未安枝”(《次韵蒋颖叔》),周邦彦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