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五册     
为了使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以教材的编排为序,对第五册的总复习谈点建议。 一、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相似文献   
2.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素质教育,简言之,就是发展和提高人们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详言之,则是身体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身体素质教育是前提、是基础;政治素质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是统帅、是方向;道德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是必要条件;心理素质教育是内部依据。 (《山东教育》1992.1燕国材文)二、素质教育的构建内容、要求和做法1.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应该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以下六种观念和意识:①集体观念。②道德观念。③是非观念。④公民意识。⑤质量意识。⑥效益意识。  相似文献   
3.
孙恭伟  孙婷 《江西教育》2004,(10):42-42
7.日常评价。一是运用课堂观察法.融评价于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课堂观察评价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方法。为了便于教师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我们还设计了课堂观察检核表。观察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关注某些学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年、月、日知识的应用教学目的:1.使学生系统地认识年、月、日。2.沟通年、月、日知识和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教具学具: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根据数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材是思维的内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只有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各环节之中,使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浑然一体,才能收到两者同步发展的效益。一、寓思维能力的培养于“以旧引新”之中“以旧引新”是一堂课的开始部分,它既是复习旧知识,又是新授知识的基础。寓思维能力的培养于这一教学环节中,关键是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6.
灵谷峰耸翠,仿佛临川之笔光芒四射,永远闪耀;临水河逶迤,又仿佛临川才子代代有人,延绵不绝.  相似文献   
7.
1.“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对于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笔者以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应区别于趣味数学的游戏,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即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此外,当计算…  相似文献   
8.
孙婷  孙恭伟 《江西教育》2002,(17):30-3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超市逛逛。屏幕出示超市里玲琅满目的画面,接着出示:书铅笔汽球文具盒……12元2角1元8元……师:同学,你们想不想就这些商品的情况作些介绍?Whocan?生:Ican。书每本12元,铅笔每支2角,汽球每个1元,文具盒每个8元,……师:Verygood。现在我们就来进行购物献爱心的活动,请各小组拿出老师发的表格,小组合作,每人选取一样你最想买的东西,送给与我们手拉手学校的小朋友。并把你们要买的物品记在表格内。(老师适时…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通过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师: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位伟大数学家的故事。这位数学家名叫高斯,是德国人,曾被人们誉为“数学之王”。他幼年时就聪明过人。在上小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理解教学过程的优化 1.优化教学过程的意义 ①提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教学过程需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教学时既要研究认识的连续性,也要研究认识的阶段性;既要重视认识的结论,更要重视认识的过程。所以只有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一个有序的发展的认识活动过程,才能够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序列、多层次的系统。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过程的改革;而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教学改革须运用整体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