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人们认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振兴的关键,是国际竞争的筹码,也是当今各国教改的焦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先做好创新的启蒙教育。然而对于许多  相似文献   
2.
受整个教育由“科学为本”向“以人为本”回归的国际潮流影响,数学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重视人本取向,“情”“理”统一,认知与情感平衡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 ),关注知识、能力、心理同步发展。 一、新课程标准、新大纲中情感目标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受整个教育由“科学为本”向“以人为本”回归的国际潮流影响 ,数学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重视人本取向 ,“情”“理”统一 ,认知与情感平衡(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 ,关注知识、能力、心理同步发展。一、新课程标准、新大纲中情感目标的确立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 ,和以往大纲不同的是既提出了行为目标 ,也提出了过程性目标———发展性领域目标 ,构成了完整的目标体系 ,其中情感目标定位值得关注。旧大纲情感目标的定位是通过数学课程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实现 ,而在新标准中 ,学…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利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来实现教学信息的反馈。引人注意的是,近几年来,为了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兴趣,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进一步完善教学,美国的部分学校已开始采用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数学日记”。这里所谓的“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次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评价未能正确地反映数学的本质,传统的数学评价系统希望贴近常模分布.传统的数学评价是“片段”和“缩水”的评价.评价的标准间接规定了学生的问题解决模式,被评价的指标体系影响了学习的发生方式,评价的标准也不断加剧僵化数学观的塑造.数学开放题为思维方式和过程提供了更多空间.开放题的质化评价弥补了传统的数学评价存在的某些缺陷,但这种评价与传统评价相比,确实耗费更多时间.利用开放题的质化评价是未来数学评价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内地和香港学者有个共识,变式教学反映了中国数学教学的某些合理之处.更为广泛地发现,世界范围内,东方课程与西方课程的最大差异在于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数学课程组织的细胞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问题组的结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课程问题与问题关联很小,这种的问题组的结构相对少,而螺旋变式课程设计模型就是试图把这个“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元素合理,理论提升,参照了东方青浦课堂教学实践和西方变异理论(Marton& Booth,1997),结合了数学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本质,归纳出螺旋变式课程设计模型,强调有系统地“变”,利用问题变式,“结构”教学,实现概念链接,从而达成知识的“深、广、透”设计.  相似文献   
7.
问题变式: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问题变式可分为水平变式和垂直变式,问题变式本身展示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学者都有个共识,变式(东西方都不约而同研究变式,而双方都同意研究结果相类似,本文则泛指“变中发现不变元素”)教学反映了中国数学教学的某些合理之处,变式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认为变式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主要因为变式通过“变中发现不变”来学习抽象化,和“以不变应万变”来学习公理化,而“公理化”和“抽象化”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对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时数学课堂经常出现的现象、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概括了师范生教学自我监控能力现状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的起源之文化独特性起源于《易经》,其根本哲学思想是以不变应万变,彰显了中国汉语字词和数系的构造模式之文化独特性,在表达形式上强调“以类合类”,渗透在中国数学文化之文化独特性,构造了强调类别的数学课程《九章算术》的原型,体现了中国数学教育的文化独特性,即突出强调不变元素(双基)和变异元素(变式)的数学教学思想框架,具体表现在“课程的问题设计”上,强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问题变式的结构,形成了最新代数发展理论模型——螺旋变式课程设计模型.这一模型将有助于从国际视野理解中国数学教育,也为代数的教育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潜在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