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就要认真贯彻新课程的标准。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以张扬,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做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隐喻、转喻及原型理论,以汉韩英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红"为例,根据词典中汉英韩"红"的各种语义认知的典型程度,分析了汉英韩民族的文化心理图式及其成因。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图式对语义认知及语义范畴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思维结构的转型是现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它是现代人思维的重要特点。引起思维结构转型的原因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长和毫无限定。现代思维结构与传统思维结构的区别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思维活动的影响和渗透不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变迁,如何建立适合现代社会的思维结构,是提高人类整体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针对非汉语环境下与基础教育体制内的汉语教学属于基础阶段的汉语教学,这类教学既异于针对其他学习者的汉语教学,又在不同国家之间具有共性。针对这类需求的汉语教学标准,在制定时应当考虑几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以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应同时重视汉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基础;第二,要采用交际能力量表作为教学内容的描述方式;第三,交际能力必须通过汉语及其文化要素来落实;第四,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要通过交际任务来关联。  相似文献   
6.
孙红娟 《海外英语》2014,(3):125-126,128
《围城》作为钱钟书的长篇小说,1947年开始在上海出版,受到了大家的推崇,成为中国名著。之后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合作翻译此作品,在西方文艺界引起轰动,并且好评如潮。该文将以他们二人的译本为研究语料,从汉语视觉行为动词出发,首先对其作出解释和相关的定义,然后从物理视觉和心理视觉层面进行案例探讨,通过列举多个例子,对一些生活中常见动词的英译做出分析,从而总结出视觉行为动词英译的普遍性经验。  相似文献   
7.
提起韩国食品,许多人立即会想到红辣辣的泡菜,五彩的拌饭,还有那光洁透亮的打糕……。这些精美的食品不仅味道独特,而且色泽亮丽,可谓色味俱佳。与中国饮食相比,韩国饮食似乎更注重颜色,无论是宴会上的九色盘、神仙炉,还是日常料理的泡菜、酱汤,无不追求五色俱全。仅以韩民族须臾不离的泡菜为例,其白菜主干呈白色;葱和白菜叶呈绿色;生姜、蒜呈黄色;辣椒粉呈红色;虾酱、鱼酱等呈黑色,竟也五色俱全。韩民族为何如此重视饮食颜色且追求五色俱全?通过调查发现,韩国对饮食颜色的追求居然与中国的阴阳五行有密切联系。按照韩民族习俗,产妇生产时要喝黑色的裙带菜汤。因为从阴阳五行看,血属于心,心在五行中为火,而黑色五行归水,根据水克火的原理,黑色的饮食可以止血、补血。产妇常因出血过多导致身体虚弱,这时喝裙带菜汤当然最合适了。逢正月十五,韩民族吃“甑糕”,传说这一习俗源于对鸟的感谢。据《林园食肉记》载,甑糕的重要特点是将粳米用南天竹的叶子和茎皮包上,使其呈青色,《唐本草》释其名曰“鸟饭”。五行中,青色为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人认为,鸟是朝着太阳飞的,故鸟图腾的民族称鸟为“青鸟”。韩民族属于鸟图腾民族,故借甑糕的青色来表示对鸟的敬意。五种颜色中...  相似文献   
8.
“助学”主要是由教师的教转变为(或让位于)学生的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如今高效课堂上,教师该怎样助学?该如何做好一片绿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转变观念,让教室变成学堂,让教师走下神坛,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让学生走上讲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红娟 《考试周刊》2014,(70):69-69
<正>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这类问题中,有时不给出几何图形,因而生成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遇到一些困难,不知道怎么入手,怎么分类讨论,从而解答不完整.为了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难关,现将有关三角形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情况归纳总结如下,供学生学习参考.一、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当等腰三角形中腰或顶角不确定时,需要分类讨论;当遇上腰上的高线、中线、中垂线时,需要分类讨论;当找点构造等  相似文献   
10.
孙红娟 《考试周刊》2014,(10):72-73
<正>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法不受限制的数学问题,它的显著特点是正确答案不唯一,一般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试验、估计、猜测、类比和归纳等方法探索出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然后进行严格证明.通常要结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获得问题的解答.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缜密性、广阔性、灵活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关于数学开放性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说法:(1)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问题,称之为开放性问题;(2)开放性问题是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