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是各条战线和一切部门的任务,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的长期的任务。”在完成这件大事,实现这个共同的长期的任务的过程中,作为我国政治制度中一个特点和优点,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多党派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多党派合作中的民主党派成员中,知识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孟彩云不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往往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遗余力地增加对子女的智力投入,希望自己的宝贝成为“神童”。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也仅仅...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是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基本内涵是实事求是,本质是创新。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是自由探索、怀疑批判、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科学精神的培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医学图书在版编目分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试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孟彩云,刘新华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具体体现在对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和无限眷恋,对广大骨肉同胞的命运和劳动群众解放事业的深切...  相似文献   
6.
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许多学校拥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进入课堂教学,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怎样制作CAI课件,使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就成了广大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制作课件应把握好三个原则,即坚持课件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课件的科学性原则是指课件设计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系统的课堂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的消极心理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入校,成功的兴奋和喜悦难以自禁,眉宇间荡漾着笑意。然而,入学后不久当一切都安定之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就使得不少人茫然不知所措,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逐渐产生。具体讲:焦虑心理,所谓焦虑是由于心理矛盾所引起的在一定时期内或重复出现的痛苦的心理状态。这种痛苦是一种可以体验到的、模模糊糊的困难感。焦虚心理是大学新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新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产生焦虚情绪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学生是中学的“尖子生”,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林的班集体内,“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  相似文献   
8.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之一,为增强其实效性,需加强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的统一;同时要注重教育过程中的艺术性,既透彻说理,又借鉴演讲的方法和适时地引用诗词佳句,使理与情融为一体,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还应把教育者的理论灌输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结合起来,形式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核心的问题在于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主题活动主要是围绕一个专题,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下,由队员自己主持、自己组织领导、采取各种形式,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队员的积极性,依靠中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局面,教育者应研究探讨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育内容必须入情、入理、入心;受教育者应在融洽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升华其思想境界,在陶冶情操的过程中养成自律、自制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