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恐怕对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作文课上.学生们愁眉苦脸看着作文题一筹莫展。写作不仅是大多数学生的一块心病.也成为我们很多语文老师的难言之痛。我们常常花大力气进行作文指导.从作文的选材到写作的技法.无不浸透着语文老师的汗水.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写作难.怕写作还是师生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构是作者创作作品立意布局方式的总体构想,是字、词、句、段排列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  相似文献   
3.
绘本图文并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可以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每个儿童都是读图的天才。绘本是最贴近读者阅读的一种类型的图画书,不仅是儿童,而且适合所有人。读图其实是读心的过程,用直观的方式,通过调动人的最原始的感觉系统一眼看、耳闻、心想,感同身受。这样给人的震撼更为深刻。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绘本同样可以吸引成人,其中的许多含义对成人同样有启发的作用。绘本阅读可以给人一种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越来越感到自身的知识、能力等多个层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仅靠很少的外出学习远远不够。因此,读书、学习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成了教师“充电”、“吸氧”、“补钙”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孟纪军 《阅读》2006,(11):1-1
据说.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有名的“读书民族”。在俄罗斯地铁车厢里,你会看到,大部分乘客都捧着书,车厢简直就像一个公共阅览室。当你走进俄罗斯的农家和教授家时,你几乎很难一下子分辨出来,因为,在他们家的书架上都摆放着《托尔斯泰全集》、  相似文献   
6.
正辩题一:古诗教什么?陈金铭(《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我们根据课后学生学习收获,反观课堂,由此产生一个根本问题,古诗教学最应该教的是什么?王小荣(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今天我教的是苏教版第十册《古诗两首》。我以课为例,谈古诗教学的价值所在。教什么?课标已经说得很清楚,但囿于只有一节  相似文献   
7.
学校里有一位教师问我:"第九册课文《莫高窟》,在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我对她说:"没有多媒体不一定是坏事。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是最好的,靠多媒体放映  相似文献   
8.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学被称为"中国学""汉学""国故""国故学",狭义上指经史子集古代文学、文化典籍,广义上指"中国过去的一切历史及文化"。国学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华夏先民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增加,身体的长高,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阅历的增广,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成熟,精神的丰满。我很喜欢朱永新教授常引用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相似文献   
10.
《夹竹桃》(苏教版十二册19课]一文节选自当代著名的语言学教育家、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作品语言朴实,结构严谨,神韵厚重,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作为高段的一篇散文,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注重年段特点,关注文章体裁,让学生得言得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工作室成员尝试了多轮磨课.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校语文工作室三位年轻教师,独立备课,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各自演绎了对《夹竹桃》的文本解读.第一位老师扣住"通过事物特点寄托作者情思的散文特点".紧抓特点深究作者借夹竹桃表怎样情思?(默默无闻、宠辱不惊、始终如一:怀念故乡;怀念儿时生活)第二位教师抓住夹竹桃充满韧性,引起"我"许多幻想两方面内容,阅读批注,交流心得,来感受内容,体会遣词造句之妙.第三位教师以"形散神不散"为目标,抓"爱"字,体会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