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陈鹤琴在创办和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研究儿童心理和师范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人们有过诸多研究和阐述。本试图从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和把握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3.
陈鹤琴在创办和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研究儿童心理和师范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人们有过诸多研究和阐述。本文试图从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和把握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一、陈鹤琴教育思想溯源陈鹤琴教育思想孕育、产生的时期,国际新教育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产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这一欧美反传统教育思潮,在美国又称“进步教育”,时间跨度大约是1876年至1957年,其中1896年至1926年被认为是“进步主义时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4.
清末,一些外国人对晚清教育现状基本上是持负面意见。在他们看来,正是官本位的封建专制体制导致功利主义教育观和人才观的盛行。课程一成不变,教学内容空疏无用,它们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方法主要集中在:“重记忆,轻创造;以无意义的背诵为主;只重写作技能;体罚”。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国门洞开后 ,大批外国人来华。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中国的传统教育都很关注 ,并对之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评价 ,对中国的新教育提出了可供采择的意见和建议。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仁、孝、忠”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西方人和日本人看待中西关系有三种情况 :吸纳、舍弃、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