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客观物质条件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的因素。所有制和分配关系的多元化是多种道德品质形成的深刻原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影响道德品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具体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个体品质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如何克服市场经济对道德品质形成的消极影响,促进个体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市场经济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中论述最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他的经济思想的重要特点是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前瞻性,处处闪烁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光芒。虽然他的文章中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字样,但是,他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这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初步形成了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及其特征。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改正在全国中学推进。新课改的目的是推行素质教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如何进行课改,如何冲破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教学过程轻思维方法的惯性教育模式,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新课改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杜威经验教学理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改正在全国中学推进。新课改的目的是推行素质教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如何进行课改,如何冲破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教学过程轻思维方法的惯性教育模式,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新课改需要着重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教学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发挥师生两方面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自觉性;同时要开辟第二课堂,营造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势必导致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冲突。研究性学习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的矛盾,增加课时内涵,提高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而且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面临多重价值观、道德观、道德评价标准的冲突,陷入了道德困境,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现象,尤其在经济领域,如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贪污腐败,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有自己的道德基础和原则,建立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和体系培养人们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品质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