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农业行业特点和学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而形成的一种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就“4—1—1”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形成的依据和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宫麟丰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3):F0002-F0002
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辛勤探索与实践,《辽宁高职学报》已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值此之际,作为一个高职教育的工作者、研究者,作为一个不断从《辽宁高职学报》的成长、成熟中获取无尽养料的受益者,我谨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农业高职高专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加强舆论诱导、加强政府作为、深化内涵发展、完善教育评价,是形成一个政府、社会、学校相互协调的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高职高专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效能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里勇  宫麟丰  胡雪飞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89-91,102
在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职"是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内在契合性。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既是高职特色文化发展的出路,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出路。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的策略在于理念转变、用好载体、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校园文化内涵和学校文化内涵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内涵之异同及其在表述上存在争议的原因,指出校园文化必将统一于学校文化的内在必然性,并从理论和实践等主要方面阐述了厘清二者内涵异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特色化发展是高校生存的生命线,农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化具有突出的行业性、公认的独特性、相对的稳定性和明显的系统性。应在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及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对高职院校特色化的认识及其实践,以取得良好的成果,提供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学科本位的育人模式;发展理念强调外延扩张,缺乏内涵建设;与行业和企业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缚着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加强合作,走集团化发展之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式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广泛,需要农业高职院校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依据我省农村发展现状、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和农村实际需求,提出以发展急需专业为主,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与市场需求趋势相适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农业类高职专业体系,提高农业高职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