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情境认知这个概念就被提出来了。经过多年的发展,情境认知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教学情境已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先对教学情境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优化的三要素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3.
封萍 《江苏教育》2015,(6):47-49
评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英语阅读中的评判性阅读策略,提出利用预测、概述、分析、质疑等阅读策略及方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深层次的阅读探究思想,并最终形成评判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该文设计了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浮选回收实验,细化了浮选实验准备、实施及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考察了药剂用量以及矿浆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该实验作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实验环节案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浮选实验操作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浮选回收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利...  相似文献   
5.
1.情境的典型性和问题的启发性 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思维的情境是重要的,但是我们还要注意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因此,教师课前应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好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6.
1.情境的典型性和问题的启发性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思维的情境是重要的,但是我们还要注意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因此,教师课前应  相似文献   
7.
如今,小学数学教育更多地关注教育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数学教育方针,本文通过对数学认知融入模型的手段研究,意在说明融入模型对数学认知教育的积极作用,它是有利于提高数学认知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封萍  宋英 《数学教学通讯》2015,(4):10-11,13
思维导图在思维汇聚和发散上的巨大作用被应用于微型数学几何教学.本文以“中点”复习课为例,进行微型教学实验,使有关知识达到系统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讲评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包括作业讲评、练习讲评、单元讲评、期中期末讲评、综合复习讲评等。它的主要功能是矫正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讲评课是一种延伸了的具有特殊性的复习课,对教学起着矫正、巩固、丰富、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加深学生对碳排放、碳中和在化学工程与能源利用领域的理解,设计了一个完全基于生物质资源的活性炭制备与吸附性能探究综合性实验.以生物质热解液替代常规化学品(如磷酸、氢氧化钾或氯化锌等)作为活化剂,以玉米芯或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时间对活性炭吸附量影响不大,浸渍比对玉米芯基活性炭吸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