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对以往人性论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社会本质的理论;二,阐明了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三,注意并提出了人的本性的可变和不可变属性的关系,即“一般人性”和被每一历史时期“改变了的人性”的关系;同时,还论证了抽象人性和具体人性的辩证统一。可是,长期来,“人性=社会性=阶级性”命题,在我国被认为是不容争辩的。因而使得我们对于人性的研究明显地落后了。所以当前,人性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首先要从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基本内容做起。下面我们就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性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说一点意见。先说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有些同志常常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此推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否定人性包含着人的自然属性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上述论断是针对费尔巴哈排斥人的社会属性而言的。费尔巴哈在论证人的本质时,除了“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马恩选集》第1卷第50页)事  相似文献   
4.
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又制约和塑造着人。回顾与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该怎么做,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高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再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我国的教育改革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程度上进行。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将发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教育改革,无论是学制、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在关注《新闻晚报》的改版。很早就想上海再有一份晚报来和新民唱对台戏。这倒不是说“新民”不好(新民也有改革,那是另外一个题目)。而是想如果竞争就在家门口,就会想方设法动脑筋,就有新的文化差位,我们读者就会有更好的报纸看。  相似文献   
6.
用文化铸造城市的个性与风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必然包含文化竞争力,而都市文化又是和城市的工业、商业、交通等要素互相渗透并且相互推动的。上海要率先进入现代化水准必须在城市文化的营建方面与时俱进。●如果说过去的10年,上海成功地进行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城市躯体和硬件改造”的话,那么未来10年,上海更应进一步注重城市个性与文化风格的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