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真实性课程评价是近十几年来国际流行的课程评价方式,其能力本位的评价特点,决定其可以在高职大学英语能力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实施高职大学英语真实性评价,需要根据高职各专业的英语能力需求,在英语课程评价各个环节进行真实性的设计,其中文化演练部分的评价设计是真实性评价设计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职英语课程的评价方式正在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化、真实性的评价发展,但是真实性评价的发展仍然步履维艰。对此作者对比研究了体演教学法和真实性评价方式。前者是一种在美国逐渐兴起的二语教学方法,后者是当今世界流行的课程评价方式。分析研究后发现,二者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共同反映了课程教学和评价的本质特征和未来趋势。通过二者对比研究,认为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评价需有独特的改革思路。推行融入体演教学法的高职大学英语真实性评价是一个能反应未来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发展方向的勇敢尝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忠实”解读。然而,随着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德里达和本雅明为首的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构传统的翻译思想。本雅明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使翻译成为原作的“来世”的过程;德里达则探讨了拆解的过程而不是解构的结果。本文主要借鉴德里达的理论精髓,借以阐明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对原作复制的过程,译作并不代表原作,它只是对原作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4.
中国英语是一种英语的使用型变体,中国英语的产生,定位以及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使得其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决定了在教学中引入中国英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忠实"解读.然而,随着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德里达和本雅明为首的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构传统的翻译思想.本雅明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使翻译成为原作的"来世"的过程:德里达则探讨了拆解的过程而不是解构的结果.本文主要借鉴德里达的理论精髓,借以阐明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对原作复制的过程.译作并不代表原作,它只是对原作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理论分析了高职高专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典型的语际错误。从而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高专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体现的特点,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忠实”解读。然而,随着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德里达和本雅明为首的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构传统的翻译思想。本雅明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使翻译成为原作的“来世”的过程;德里达则探讨了拆解的过程而不是解构的结果。本文主要借鉴德里达的理论精髓,借以阐明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对原作复制的过程,译作并不代表原作,它只是对原作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培养学生自觉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电影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自身承载着丰富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能带给观看者经久不忘的文化体验。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电影纳入外语教学体系,运用文化体验和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成果,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使电影教学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