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在政府治理创新的改革中,许多地方政府尝试加强政策部门和社会公众的互动协商来提高政策的回应性和民主性。本文以珠三角地区的珠海市和佛山顺德区两座城市的公众评议作为案例来探究珠三角地区的公众评议的主要特点,以及不同城市的公众评议活动的差异。研究发现:两地政府在开展公众评议公共政策时,首先邀请了公众参与评议对象的选定,同时搭建了多方主体协商对话的公共平台,最后加强了民众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协商民主公开透明、理性协商和监督问责的特点。相比较而言,顺德区在公众评议过程中引入了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更深入的协商讨论,更充分地体现了协商民主的民主性和协商性。通过建立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协商民主机制,地方政府能够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瑞典职能社会主义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能社会主义理论是瑞典社会民主党理论家对长期以来的“瑞典模式”实践的一种论证。瑞典学者冈纳·阿德勒—卡尔松撰写的《职能社会主义》(1969)是系统阐述该理论的代表作。职能社会主义理论引起了西方各国社会民主党的强烈反响和东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党国际机关刊物认为它“论述了瑞典社民党人对所有权问题挑战的态度,并且解释了采取这一态度的理论依据”;当代著名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家迈克·哈林顿称它是“使靠资本为生者无痛苦死亡的有效方法”;美国著名瑞典史专家D·斯柯特认为它“显示了瑞  相似文献   
4.
一、从GDP到人民福祉:@@社会变迁视阈中的幸福广东@@2011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幸福广东"的奋斗目标,并将其与"加快转型升级"一并作为全省"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核心任务.幸福广东的提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这是党和政府开始把保障人民幸福生活作为执政目标,并对增进公众福祉作出庄严承诺,是对长期以来"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模式的纠正,是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标志着施政理念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概述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纪之初香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重要改革举措和政策变革。香港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的主要发展和改革表现在:素质评鉴机制的制度化,大学管治体制和教职员薪酬制度的改革,大学角色的再定位,社区学院和私立大学的发展,以及大学教育的国际化等方面。这些改革对香港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高校的角色定位等都带来重要影响。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将使香港高校在中国内地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香港与中国内地高等教育的互动和发展。为此,香港与内地之间需要加强在高等教育政策上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