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我们一行11人于2004年11月22日—26日赴辽宁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我们分别与辽宁省教育厅、锦州市教育局、锦州市第十二中学、解放路小学、本溪满族自治县教育局、本溪县南甸中学、南甸中心小学的有关负责人、教研员代表、校长和教师代表、中小学生代表座谈11次,听课22节,发放教师问卷180份,学生问卷400份。  相似文献   
3.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笔者认为,其中一种方案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相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课程管理正处于转型期,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探索。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第六个目标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003年《普…  相似文献   
5.
基于"发展得比较好的教师更能准确地评判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的假设,本研究借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就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相关问题,调查了132位拥有"中高"职称的教师。结果发现:一是"典型"的校本教研活动虽然开展的频率高,但教师对其效果的评价却很差;二是我们在强调"典型"的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那些"非典型"的、主要由个人自主研修或校外进行知识输入的专业发展活动的作用;三是教师对"听专家报告"和"做课题研究"这两项专业发展活动持有较高水平的认可;四是当前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存在"小(学)高中(学)低"现象,反映了"越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的老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积极性越低"的尴尬。  相似文献   
6.
课程统整作为解决社会发展给课程领域带来诸多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日益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比恩是美国20世纪后期新进步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以实现民主教育为目的,力倡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规划、完全超越学科界限的课程统整理念与模式,回应了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诸多诉求,对我国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特别是义务教育质量的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当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正成为我国国家层面议事日程的一部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逐渐受到重视并付诸实践。为扩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知识基础,本期推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博士及其团队成员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价值和实施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一主题的讨论,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始于世纪之交的十年课程改革,让我国的教育内涵发展从关于学校的政策制度设计走向了在学校中的课程教学评价的变革,一大批教育专业人员孜孜不倦地在一线探索真正的教育专业实践,寻求中国教育内涵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年来各地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探索,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锡山高级中学、余杭高级中学等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有力的证据。《上海教育》近两期报道的静教院附校、青浦一中、洋泾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更是面向课堂教学本质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教学与情感的相互关联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塑造完美的人格,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是知情统一的过程,学生在认知教材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还得到价值的熏陶。寓理于情,情自理出,情理结合,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旨在考察情感与教学关联的两个方面,即情感的教学功能与教学的情感功能。一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因此它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一般来说,情感(affection,又译感情。)是作为情绪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师范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这段悠久的历史,确实可以比较客观地分析一下它的经验与教训,旨在为我国的师范教育改革提供一面“镜子”。本文主要讨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