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空间交会对接应用为背景,设计了脉冲编码激光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二次电源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恒流控制模块、脉冲编码模块和通信模块等。二次电源模块为激光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并为整个系统供电;微控制器模块以AVR Xmega128为核心,完成系统的任务调度、状态监测以及与机载计算机通信;温度控制模块和恒流控制模块为激光器提供恒温和恒流,保证激光器稳定可靠;脉冲编码模块完成脉冲编码信号产生及与机载计算机同步逻辑的控制;通信模块完成系统与机载计算机之间的命令与数据交互。通过1和5 Hz脉冲频率下激光脉冲的波形质量、上升时间和传输延时实验,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3.
针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定日镜的逐日跟踪问题,开发了一套用于定日镜双轴运动控制的实验系统。采用STM32F407为主控单片机,实现Modbus-TCP通信、EEPROM非易失性参数存储、正交编码信号计数,基于STM32内部灵活的计数器结构,以硬件的方式实现了脉冲信号的可控输出,减轻了CPU的工作负载,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跟踪精度高,结构精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感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依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围绕创新三要素--知识、思考、实践,提出一种基于创新素养教育的专业导航图、知识思维导图、口袋实验室建设新举措,探索和优化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践行创新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针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特点,在原有大型仪器设备信息采集表的基础上,设计了信息类实验设备数据采集表,明确成本补偿原则。针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再创造功能,提出了信息类实验设备开放共享新机制,并形成了信息类实验设备协同育人新机制。结合中小企业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需求,提出了信息类实验设备"产-学-研-企"开放共享新模式。通过在自动化学院试点运行,运行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智能抄表集中器作为国家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电能表和数据中心的一个桥梁,是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的核心。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智能抄表集中器,该集中器硬件设计上采用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器、以GPRS为远程通信介质、以37 kHz调制红外和RS485为本地通信接口,软件设计上采用了有限状态机模型,即将各个任务以有限状态机的形式进行重新定义,进一步提高了各个任务的实时性,并设计为应用层、抽象层和驱动层三层结构的系统架构,更加有利于系统硬件平台的移植。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好、稳定性高、移植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能力存在的评价指标不明确、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培养过程重创新轻创意创业、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三创能力强化培养体系。首先,明确了由14个观测点组成的“三专一通”三创能力评价指标,并构建了“多元驱动、协同推进”的强化培养体系。其次,提出了CDIO-OODA工程化三创教育模式,并创建了“四维融合”教学方法。最后,提出了三创能力智能考核、综合评价与持续改进方法,并搭建了相应的管理平台。经过4年实践,学生三创能力明显增强,专业建设硕果累累,实践成果得到了教育部官方网站等主流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OKR方法,构建并实施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实验中心建设目标为导向,结合学校考核指标,制定了实验中心的团体OKR。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实验中心高度一致的个人OKR,强调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制定了持续监督评价机制,设计了配套的工作当量计算办法和成果激励办法,保证了评价公平性和持续不断的内驱力。经过近5年的实践,成果显著,有效提升了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