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DR)能在极端胁迫条件下生存,并且拥有一个独特的极端环境抗性基因组而被广泛用于研究.其中DR1172是在耐辐射球菌中分离出的一段基因,与LEA76家族同源,参与植物的抗旱机制.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以载体pBI121为基础构建了植物DR1172-EHA105表达载体,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DR1172转入油菜中,得到再生油菜植株97株,阳性植株48棵,转化植株阳性率为49.48%.该研究为探讨DR1172基因的功能以及植物抗逆性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材料,而且对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改良植物性状,培育出抗逆性强的植物优良品种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转IrrE基因油菜为材料,以非转基因油菜为对照,砂培条件下研究了油菜对Cs的积累吸收情况和Cs胁迫对油菜SOD、POD酶活性、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转基因油菜和非转基因油菜对Cs的吸收量都增大,二者根部的吸收量都大于其地上部分;转基因油菜根部的积累量大于非转基因油菜根部的量,而地上部分积累量小于非转基因油菜的含量;在不同Cs浓度的胁迫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4种Cs浓度处理下转基因油菜活性都高于非转基因油菜;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的MDA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但转基因油菜体内的MDA含量都低于非转基因油菜;4种处理下油菜叶片脯氨酸含量也表现出上升趋势,而转基因油菜产生的游离脯氨酸高于非转基因产生的.以上结果说明在油菜受到Cs胁迫时,转IrrE基因油菜比非转基因油菜更具有Cs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本研究以水稻为材料,用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经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再经过1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0-48 h.结果表明,经外源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能显著增强体内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增强水稻幼苗自身抗氧化系统中酶的活性,减轻和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耐辐射异常球菌(D.radiodurans R1)osmC基因(DR_1538)编码的渗透诱导胁迫蛋白是一种在氧化胁迫中起重要作用的过氧化物酶.用PCR方法从耐辐射异常球菌中扩增出osmC基因的全长序列(441bp),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对其进行表达纯化,获得了分子量大小约为18.7 kDa的带有His标签的融合蛋白.利用在线网站对OsmC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OsmC蛋白由146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为5.81,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是由α-螺旋及不规则卷曲组成.OsmC蛋白的纯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