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民办教育定位为公益性事业,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由此形成的法律困惑也是无法回避的。由于国家对法人的管理和政策不同,民办高校被定性为“非企业法人”,加剧了处于初始发展时期的民办高校的弱势。而法律虽然认可了民办高校的法人地位,但在其框架中并没有按照民商法的原理设置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所有权,民办高校对其法人财产实质上只是财产管理权,与之相对应,举办者出资所得不仅被定性为“奖励措施”,且以“合理”厘定,缺乏可操作性。由于法人财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民办学校难以据此建立起合理的法人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导致了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乏力,且内部管理无序,违法营利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业已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的变革是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而是将创业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素质的育成,其实质就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培养"老板"。创业教育是一场高等教育的立体变革,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创新教育理念,正确认知创"业",以学生的"成长"为本,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自身资源构建个性化的创业教育模式。作为素质教育的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就业指导课或者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应当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涵,是专业课程建设的引领,是教学方法改进的航标,是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重识记强灌输,程式化、封闭式的传统历史教学一度占领了课堂的主阵地。曾几何时,不同的教师持着同样的教材,固守着同样的教学模式,应对着不一样的学生。教师被捆死了,学生被害苦了,在“应试教育”的围城里,师生们苦苦挣扎,苦不堪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和实施,新的理念、新的观点以前所未有的声势猛烈地冲击着教育界,每一个身临其境的教育工作者无不感到了它的强烈。老师们急欲挣脱旧的模式,走出自己教育教学的新路子,以适应课程发展的新趋势。一时间,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笔者…  相似文献   
4.
由于章程的制定是为了合法成立、合法存续,而并非是为了改革与发展,因此,民办高校的章程多流于形式,缺乏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要素。完善大学章程是民办高校守正创新、科学发展的保障。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因办学资金来源的私人性与单一化决定了市场化因素对其影响更大,而民办体制的制度环境及因此形成的特殊性,也使得民办高校在办学活动中会遭遇到更多的困扰,更需要有一个承载着现代大学制度的章程。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发展原则,清晰的办学定位和稳定的发展路径,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严谨的程序,正是大学章程的价值所在。基于章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民办高校的章程建设应该遵循合法性原则,体现改革原则,力求自主原则。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经济法教学因沿袭传统模式尚与这一定位凿枘不合,因此必须改革。立足于“应用”的价值指向,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需求作为经济法教学改革的重要航标,理清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应用”为主旨确定课程目标,根据专业特色选取课程内容,力求改革的有效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使经济法教学契合“应用”,支撑“应用”,真正成为经世之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来制定、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收获,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7.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宗旨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但其具体制度设置却存在不明确、不合理、重要规范尚且缺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民办高校制度环境的确定,困扰和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这些问题形成的关键在于立法观念的滞后。由于立法者在设计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时对民办高等教育抱有偏见,忽视其产品(人力资本和科研成果教育)对社会所具有的正的外部效应,因而在制度设置上防范过多,保障不足,政府直接干预过多,鼓励扶持和规范管理不足。因此,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需要以变革立法观念为前提,进行“改造式”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由地方政策推动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路径正在形成并逐步清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在逐渐消解。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依然存在,尚有不少由路径依赖所导致的矛盾和不衔接。构建分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健全高等教育公共性的法治化保障机制,通过规则重构在结构上引导民办高校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化解民办教育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对民办学校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创新改革。但值得注意的是.分类管理制度设置不应该迫使社会资金只能在投资办学和捐资办学之间选择。对于营利性民办高校.不能完全将其等同于企业.将其纳入企业范畴管理不仅有违于事理.也有悖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而对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不能将出资办学人的出资等同于捐资.出资不意味着出资者必须放弃其出资所有权.或其对学校资产应享有的权利。基于公共产品理论.挟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是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应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每个实验当作一个小的“科研项目”(小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