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9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69篇
  1974年   38篇
  1973年   20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基础思维探究题型一: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例1(2005年盐城市)下列因式分解中,结果正确的是()A.x2-4=(x 2)(x-2)B.1-(x-2)2=(x 1)(x 3)C.2m2n-8n3=2n(m2-4n2)D.x2-x 14=x2(1-1x 41x2)分析与解:A项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B项将x-2看成一个整体用平方差公式分解为(x-1)(3-x);C项分解不彻底,m2-4n2还能继续分解;D项分解结果不是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所以选择A.【关键点拨】①透彻理解因式分解.②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题型二:因式分解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例2在半径为R的圆形钢板上,冲去4个半径为r的小圆,如图所示,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相似文献   
2.
刘集公社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同时,社办企业蓬勃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一九五八年,他们只有四、五个由小型单位组成的社办企业,固定资产十五万元,企业人员四十多名,年产总值六万元,占当时农副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点一。目前,这个公社的社办企业已发展到十三个单位,拥有固定资产二百二十九万元,企业人员八百七十一人,占全公社总劳力的百分之十四点八,一九七四年企业总产值达一百五  相似文献   
3.
早在一九二五年,鲁迅在谈到文艺创作时说:“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论睁了眼看》)鲁迅正是以一个“凶猛的闯将”的姿态,为开辟“一片崭新的文场”而从事小说创作的.他以文艺为武器,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鲁迅把他的小说作为政治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武器.他说:“我也并没有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是怎样做起  相似文献   
4.
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为贯彻国务院和区革委会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通知,我院成立了招生办公室,并抽调干部和教师共六十八人,分赴我区各地、市、柳铁、生产师和国防公办参加招生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张、江、姚“四人帮”是一伙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干着反马克思主义勾当,大搞篡党夺权罪恶活动的阴谋家、野心家.在教育战线,他们一贯疯狂反对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线,反对毛主席和周总理关于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的指示,大肆鼓吹文化科学知识是可以任意“取消”的“无用本本”,狂叫“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不学文化照样干革命”,严重破坏了教育革命.对此,我们必须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6.
潮海诗社开征引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反“扫荡”准备中倚马走笔。 今我在戎行,曷言艺文事? 慷慨每难免,兴会淋漓至。 柔翰偶驱策,婉转成文字。 不为古人奴,浩歌聊自试。 师今亦好古,玩古生新意。 大雅未能跻,庸俗早自弃。 李杜长已矣,苏黄非我类。 韓孟能硬瘦,温李苦柔媚。 元白自清浅,刘陆但恣肆。 降及元明清,风格愈下坠。 微时工穷愁,达时颂高位。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二四七年的一天,秦国咸阳宫内,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十三岁的嬴政登上了王位。别看他年纪小,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子,胸膛毕挺,愈显得精神焕发,年少英俊。他后来叱咤风云,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进步事业,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 秦王政何以登上王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还得先从那个投机商人,政治骗子吕不韦说起。  相似文献   
8.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院教育革命步步深入,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气象。在各系普遍进行教育革命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四月十日,举行了抓批林批孔促教育革命的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有八位同志作了口头发言,三位同志书面发言,其中有领导、有教师、有学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是实行适应统一集权要求的郡县制,还是实行有利于分裂割据的分封制,一直是儒法两家斗争的一个焦点,是主张历史倒退还是提倡进步的两种历史观斗争的一个焦点。唐朝中期的法家柳宗元在他的《封建论》这篇尊法反儒的政治论文中,用进步的历史观,热烈赞扬秦始皇,充分肯定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建立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的革新进取精神,驳斥了顽固守旧派复辟倒退的谬论,表达了作者要求前进、反对倒退的进步政治主张和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爱国主义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时期,由于奴隶起义的不断爆发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秦始皇适应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用革命暴力统一了中国,并继承和发扬法家的理论,大胆革新  相似文献   
10.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到底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这是人们对自然界截然不同的根本看法,“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0页) 围绕着对世界本质问题的不同看法,反映着先进阶级与反动没落阶级之间在哲学思想和世界观上的根本对立,也是法家和儒家在哲学思想上,彼此进行激烈斗争的一个焦点。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他们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其核心是“天命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帝”,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孔丘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把人的生死祸福和社会的富贵贫贱的等级制度,说成是由“天帝”决定的。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天帝”虽然不讲话,但是“天帝”创造了人,并为人生了五谷百物。孟轲说:“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就是说政权也是“天帝”授与的,社会的安危治乱,也是“天帝”的意志决定的。孔孟的徒子徒孙,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他的《兴贤良对策》中,更亦裸裸地鼓吹“天命论”,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总之,儒家认为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