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新课标、新教材、新的教学目标和旧的分数定乾坤的传统圆融起来,我们的家长、学生、学校都很欣赏善于变通的教师。如何在变通中圆融呢?  相似文献   
2.
哲人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试问,撬动整体学生习作水平的支点在哪里?众所周知,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没有好的方法,没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愿望,不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积累,不让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表述方法,不培养一些良好的观察习惯,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学生习作能力快速提高的"支点"在习作评价,用评价的杠杆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行为和浓厚的习作兴趣。目前学生的习作评价体系五花八门,有的  相似文献   
3.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教学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了解被称为"四不像"的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知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