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庄小云 《教育导刊》2014,(10):88-90
微型校本课程是当前基础教育界的新形态。以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移动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增添了新的内容、支持手段及实现途径,为学习者短时间高效率学习投入提供支持,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促进校本课程育人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3.
广东华侨中学普通高中港澳生校本课程以“凝聚家国共识,培育文化自信”为课程理念,按照认知—实践—研究—担当的文化自信生成逻辑,运用“专题式统整贯通法”和“融合式学科渗透法”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上,提出了“知—探—辩—践—悟”的文化传承与习得路径,为港澳生搭建起坚实的成长之桥。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晶屏触摸技术,集成投影机、传统电子白板、液晶电视、音响等诸多设备功能的大尺寸交互智能平板开始量化进入教育领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大尺寸交互智能平板的教学应用进行了实验、分析、总结,形成了有效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协作学习(Cooperativeleaming)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协作活动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有良好的包容性。许多学习活动都可以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例如程序设计的算法交流、计算机原理的推理、软件操作的使用、作品的制作等。本文探索了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课程”形态推进落实人工智能教育逐渐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并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针对目前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目标浅表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评价简单化等问题,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改进的新视角。基于深度学习的思路,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单元需体现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教学活动需强调智能社会真实情境的参与,教学目标需指向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品质的提升,学习成果需产出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物化成品,教学过程需渗透智能社会责任的引导。由此,从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活动和单元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并以“走进人工智能”单元教学实践为例加以详细阐释,彰显人工智能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